【散文】‖ 刘四清:卧龙山下长乐桥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刘四清

刘四清,笔名流放,江苏省作协会员。诗文散见《青春》《大渡河》《文学月报》《扬子晚报》《作家天地》《江南时报》《参花》等省市报刊。诗歌入选2019年《中国诗人诗歌选》及 2019年《江苏新诗年选》等多种选本。

卧龙山下卧龙桥   

 江苏  刘四清

风景秀丽的卧龙山下,有一座南京市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石拱桥。它始建于南宋年间,距今已近千年,宋代景定年间编订的《建康志》上就有这座桥的记载。

沿二干河堤埂观景休闲长廊向东,来到卧龙山下的“宋风古镇”长乐村,长乐桥就展现在眼前。这里曾有一条南京通往杭州的古驿道,长乐古桥就是当时驿道上的一座重要桥粱。

桥呈南北走向,连接二干河两岸,北端有一块石碑,上刻“长乐桥”三个大字,几行小字显示这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踏上长乐古桥,垂柳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河面,桥边木质的六角长乐古亭古色古香,恰好点缀着这里的景致。桥上有三两个游客先我们而到,正在观赏和拍照,估计是如我们一样慕名而来。

古桥呈拱形,长39.5米、宽3.7米,从桥的构造上看,造桥时釆用分节并列砌法垒成,就是将整块条石像搭积木一样层层垒上去,中间并无横梁,这样建成的石拱桥目前在江苏很少见。宋代造这座桥时,用的是当地火山岩,呈暗红色,色彩暖赤饱和,但从不同的石料颜色可以看出有些是经过后来修葺的。

桥身两侧的螭首很独特,它有几种不同的样式,有面目狰狞类怪兽,它模样怪异,长着宽鼻突眼、阔嘴外张,面颊横溢,颊上长刺,额部生角,边上长爪,面目甚是狰狞可畏。也有几种螭首则做成了漂亮的花纹,看起来非常的祥和。镇水兽的石材颜色与桥石相同,此物被认为是宋代始建桥时留下的原物。

桥额处未见有桥名,在主孔两侧的系石(桥耳)各有一对蚆螛。据传是龙的九子之中的第六子,专门掌管水族。明代杨慎《升庵外集》卷九五中云:“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六曰蚆螛,性好水,故立于桥。”可见自古以来,龙就是我国民间崇拜的水族神物。因此,长乐桥上雕刻的蚆螛俯首向下,正视河心,寓意流水恬静安宁,不让河中妖孽兴风作浪,也表示了当时人们辟邪禳灾、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

听说明朝万历年间,归政乡人刘济、刘政出资重修长乐桥,并在桥头留下重修碑记。但我们只看到桥头孤独地卧着一只断头石龟,背上有一道很深的凹槽,想必这就是存留下来的龟趺碑座。

余兴未尽,我们再次回到桥面。青石板上有一道道马车碾出的车辙,还有为防止车辆退滑的栉阶石。近千年间,长乐桥见证了无数往来于南京和杭州之间的人员和车马,深凹的车辙记录下当年古驿道上的繁忙景象。同来的龚君忽然惊叫一声:“这儿有字!”我们围上去仔细打量,一块桥面石上刻有一个“私”字,可同来的人中却无人能解为何种出处。

长乐桥桥耳的另一种雕刻是菊花瓣如意图案,分别在东侧南次孔两边和西侧二个次孔上,共有6件,形状方正,雕刻精巧,十分可爱。

伫立在桥头仰望卧龙山,林郁草深,山峦丰腴。山下的长乐村,承载着宋风遗韵的青瓦粉墙,在绿树掩映中错落有致。长乐桥相对于其他历史名桥,没有太多的奇闻轶事,近千年的风雨浸润着它,无论你什么时候面对它,都觉得是站在一部多彩的历史书面前,每翻阅一页,都能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不由让人心生波澜。

如今的长乐古桥,已不再以车马过往为主,它已被沉淀为历史文物,成为一道人们怀古惜今的风景,它像一位神态安然的女子,静静地侧卧在卧龙山下,默默见证着历史进程和时代的变迁。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韩佩瑄

制作:吴金程

温馨提示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荣誉编辑:李相清

(0)

相关推荐

  • 村前大道

    村前大道: 村前大道就是古代兰溪通往建德.龙游的古驿道,也称下大塘街.这条古驿道也是元.明.清三朝时,长乐村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全长300余米,古驿西路用石板.卵石铺砌,宽约3米,基本保持原貌. 游 ...

  • 我在太仓的24小时 ……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我在太仓的24小时,终于完成码字,漫说一下自己对太仓的感受吧. 上海--太仓--上海 太仓 行程是这样安排的: 1.乘坐G3292次高铁11:09到达太仓站: 2.11:09-12 ...

  • 【地名故事】 长乐拜斗桥的传说

    长乐拜斗桥的传说 长乐溪由西向东环绕长乐村而行,有如一条金腰带:桥梁横架溪流之上,成为沟通溪流两岸交通,供村民进出的重要建筑.在长乐溪上有两座遥相呼应的石桥,一座是长乐桥,一座是擒龙桥. 这座擒龙桥又 ...

  • “日月塘”、“七星井”与“元桥”

    "日月塘"."七星井"与"元桥": 长乐村北东侧原有一口池塘,叫"半月塘",刘伯温隐居长乐村时,他觉得这里是个好地方,叫 ...

  • 长乐桥

    长乐桥 长乐村有一条由南向北流淌的溪水--长乐溪.长乐村的西南方向有一座砚山,砚山脚下有一水口,每逢大雨频繁之时,山上的水流直冲长乐,流入北部的长乐溪.     长乐溪则由西向东环绕长乐村而行,有如一 ...

  • 五月乡村(散文) 刘道勋

    五月乡村(散文) 文/刘道勋 二十多年没在家乡过夏天了,今年夏天有幸在家里呆了一个多月,心里有点莫名的愉悦.这些年,总是在寒冷的冬天回这温馨偏僻地方过个春节,随后便又流离异乡,就像一只候鸟.时间久了, ...

  • 马富海||【散文】雁语山下品雁语

            雁语山下品雁语                                文/马富海     "鸿雁不堪愁里听."寂寥清秋,万物都在舍弃,浮华繁盛若虚枝碎叶,被 ...

  • 【我的乡情32】刘畅觉:廉桥望云亭/宝庆大东路的沧桑见证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望云亭记 刘畅觉 旧时,在宝庆府大东路的白马铺(今属邵东县廉桥镇),有一凉亭,名"望云亭".白马铺古为宝庆至长沙的官道驿站,故有名,望云亭亦即有名. 邵陵蒋 ...

  • 散文天地 | 徐晟:蒿桥山上

    散文天地 | 徐晟:蒿桥山上

  • 散文||刘二根

    刘二根 --军旅笔记 一 春天里,从后勤教导团分来了八个女兵,卫生所的编制里,便多了一个女兵班,而刘二根,则是卫生所领导任命的女兵班的第一任班长. 八个女兵,八朵鲜灵灵的水仙花,这是二根班长对部下的全 ...

  • 散文 ‖ 刘爹爹其人

    139 您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刘爹爹并无子嗣,他来到徐家时,徐大宝和他小姐姐还很小.在那缺衣少食的日子里,刘爹爹担负起大宝家的全部活计. 大宝渐渐长大,变得身大力不亏了,一捆柴火能背到二百斤,背地里 ...

  • 【大荔文学·散文·刘君亚】敲响回家的路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31 敲响回家的路 文/刘君亚 --你不努力奋斗,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娇贵的高石脆瓜,住上了温棚新家,爬上嫂子给它搭的架,悄悄开了几朵小黄花.小黄 ...

  • 【大荔文学·散文·刘君亚】春节碌轴圆梦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57 春节碌轴圆梦 文/刘君亚 去年收获的"大荔文学"这颗红色的烙印是圆的,是一轮圆圆的红太阳.年轮也是圆的,这不,庚子年春节在满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