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乡村纪事

(0)

相关推荐

  • 英国乡村细节

    ---------------- 最近忙,所以想偷懒,简单放一组照片: 都是新鲜出炉,来自刚刚去过的村子. 六月的英格兰阳光正媚,温柔的风拂开每一朵花蕾-- 一枝蔷薇出墙来,是的我喜欢黄蔷薇 看,那树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十七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这些"成语"虽说土的掉渣,但是仔细琢磨起来 ...

  • 辛丑年乡村纪事

    辛丑年乡村纪事 中条山客 新冠又肆虐,乡村寂无喧. 游子羁逆旅,老父心半悬. 路上人车少,村口红袖拦. 处处要扫码,行人步步难. 再无归乡潮,辛丑少团圆. 2021年1月10日星期天,上阳书院

  • 诗 // 乡村巴士纪事

    乡村巴士纪事 乡村巴士纪事 我坐在乡村巴士上一路沿着海边走: 十七英里.玫瑰海岸.上洞村.土洋, 还经过了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每到一站都有上来的旅客:车越挤越满. 一个中年男人,不知为什么一上车 就 ...

  • 岳六子的故事

    本文作者:曹有钱 岳六子这个人如果还在世的话如今应该是八十六七岁了吧,可惜他已经下世四十五年了. 六子的一生十分坎坷,细想起来不由得扼腕叹息. 一.童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苍苍茫茫的阴山北麓,一个小小 ...

  • 史锡腾——援越抗美生活系列纪实之九:异国他乡

    --援越抗美生活纪实 9.异国家乡 九分队战友在广平乡合影 刚到越南,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战争夹缝中的和平气氛,有别于新兵连的部队生活,都让身处其间的我感到激动.半个多月来的 ...

  • 北京朝阳区双桥老流氓,侮辱300多名妇女,枪毙前一句话全国愤怒

    上了年纪的老北京应该都知道,在70年代的双桥曾发生过一起大案,当时传说有一个犯罪团伙,以朝阳区双桥为中心,持续作案,连续强奸了380名妇女,还顺道抢劫. 警方动用了大量资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了10 ...

  • 【“爱家乡·胶东散文故乡纪事非虚构写作大赛”(2021)征文】梁绩科 | 蓬莱的海

    梁绩科,1987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生物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蓬莱创作之家秘书长,现供职于蓬莱市第三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喜欢阅读,涉猎广泛,尤喜散文.爱好竞走.乒乓球等体育项目,在享受 ...

  • 乡村纪事:苦乐劳作蒜乡人(作者 徐善义)

    小满时节,蒜乡人又开启了一季的忙蒜节奏.忙蒜很辛苦,特别劳累人,但寄予着希望和美好的收获.一季蒜的收入几乎是蒜乡人一年最多的也是最为期盼的收入预算了.蒜乡人对土地的情感最深厚,也是最期待.即便在这个多 ...

  • 乡村纪事: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分家”

    文:李祥宁 图:来自网络 张老太是上个世纪的乡村小脚老太婆,今年已经90多岁高龄.一生养育了四男三女七个儿女,虽然一路辛酸坎坷相伴,但也守得明月见云开,孩子们各自都有了自己很好的归宿,不过毕竟家家都有 ...

  • 乡村纪事|一条花狗

    村里有一条花狗,长着黑白相间的毛发,模样非常好看.因疫期主人叶老板的竹器加工厂停工,它成为流浪狗.虽然主人抛下它而去,但它仍一如既往以厂为家,坚守职责为主人看厂.要是陌生人进厂了,它立马从车床底下钻出 ...

  • 乡村纪事|两只鸡公

    隔壁左右邻居都养了些鸡.左边的养了一只鸡公几只鸡婆,右边养了五只鸡婆,原本有一只鸡公的,结果被车压死了.最右边一家也养了一只鸡公和更多的鸡婆.两只鸡公都是所在鸡国的王,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只有中间的鸡 ...

  • 乡村纪事:偏方治大病,不识字的母亲,是个厉害的“土郎中”

    文:清荷 图:来自网络 前两天,看到一个二岁半的小女孩不慎被开水烫伤,面对伤势惨重的爱女和巨大的医疗费用,救女心切的年轻妈妈,万般无奈下,在老家的 愚伯的自留地平台上,发了一篇文章<出门三分钟后 ...

  • UC头条:乡村纪事: 偏方治大病, 不识字的母亲, 是个厉害的“土郎中”

    文:清荷 图:来自网络 前两天,看到一个二岁半的小女孩不慎被开水烫伤,面对伤势惨重的爱女和巨大的医疗费用,救女心切的年轻妈妈,万般无奈下,在老家的 愚伯的自留地平台上,发了一篇文章<出门三分钟后 ...

  • 乡村纪事:红白老总(作者 陈晓)

    家乡一带每逢有红白事,家主一般不宜抛头露面,总要请一个精通世事的人来主办统领一切事宜.这个主办人就称为大总. 当大总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事无具细都要考虑周全安排妥当.根据每一个前来帮忙人的心性脾气安排 ...

  • 散文||乡村秋景图

    乡村秋景图 走进乡村黄昏田野,一派秋末初冬景象映入眼帘.大雁飞去了,树叶落去了,秋水流去了,冬慢步走来了.厚厚的棉衣迎接冬雪,温棚迎接风雪,羊毛帽子迎接飞雪,烘火的炉子迎接严寒,还有一脸白胡茬. 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