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家乡·胶东散文故乡纪事非虚构写作大赛”(2021)征文】梁绩科 | 蓬莱的海

梁绩科,1987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生物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蓬莱创作之家秘书长,现供职于蓬莱市第三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喜欢阅读,涉猎广泛,尤喜散文。爱好竞走、乒乓球等体育项目,在享受运动带来快乐的同时,品悟人生哲理。散文作品《寻找生命中的高光时刻》《母亲》《洗鱼》《那年芳华》等发表和收入《胶东散文年选》《当代散文》《川鲁现代散文精选《胶东散文十二家·梁绩科卷》等选本。

“爱家乡·胶东散文故乡纪事非虚构写作大赛”(2021)征文
蓬莱的海
文/梁绩科
2020年12月15日下午,蓬莱海域再次出现海滋奇观。海面上,长山列岛部分岛屿两头翘起,变幻成蘑菇、纺锤等各种形状,岛与岛之间出现灰黑色物体,远远看去缥缈无踪,恍若仙境。此消息一经蓬莱融媒体发布,即刻火爆网络。
距此最近的海市还是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1988年6月份,连续三次在同一地点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最长的一次竟然持续6个小时。可惜的是,囿于当时的条件,这次海市影像并没有记录下来。
到蓬莱观海市,自古有之。先不说秦皇汉武,单说蓬莱阁的建造者朱处约,在阁成之后撰写的蓬莱阁记中,有“仰而望之,身企鹏翔;俯而瞰之,足蹑鳌背。听览之间,恍不知神仙之蓬莱也,乃人世之蓬莱也”之句,描述的就是海市蜃楼之胜景。一代文豪苏轼曾知登州五日,来前就对登州海市仰慕已久。不过来不凑巧,到达登州时已是冬季,海市难见,为了实现夙愿,苏轼向海神祈祷。不可思议的是,第二天海上还真的出现了海市,苏轼惊喜之余挥笔写下了这首“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的海市诗。诗遂以阁留存,阁因诗而名世。
蓬莱地处胶东半岛最北端,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古有登州海道与辽东半岛相通,是当时北方最大的海港。当初日本遣唐使、高丽来华的使者都是经此海道到蓬莱,再由蓬莱辗转陆路到达长安的,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蓬莱海东至八角,西椄龙口,基岩海岸绵延七十余公里,由于山崖和岬角的延伸,形成了诸如登州、湾子口、刘家旺、湾子口、五十里堡等天然的小型港湾,人们依山傍海,不仅修建了烟台西港、蓬莱新港、蓬莱港、栾家口港等大小码头,并且兴建了京鲁造船厂、巨涛海洋重工等大型企业,不仅建造各型船舶,而且能兴建大型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为蓬莱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蓬莱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除闻名遐迩的五A级景区蓬莱阁、水城之外,海岸线上还分布有田横寨遗址,解宋营古城等。蓬莱港西的西庄村海岸,属典型的海蚀地貌,值得一观。游览过蓬莱阁的游客可能发现,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赭红色巨石三尊,名曰“坤爻石”,石质为石英岩。看似无意散置,实际是造阁者良苦用心,有意留下的。因蓬莱阁所处之丹崖山,盖因此石而得名。丹崖山北麓,下临大海,石壁巉绝,时有碎裂。碎石落入海中,受海浪冲淘,年深岁久,成弹丸之状,遂成奇石收藏界稀有品种—弹子涡石。苏轼在离开蓬莱时,曾携此石200余枚而去,以赠友人养菖蒲,有诗为证:“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垂慈老人眼,俯仰了大块。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明年菖蒲根,连络不可解”。蓬莱阁西的田横山,历来为军事禁区,近几年开放后,渐成游客流连之所,因为田横山与旅顺老铁山之间的连线,构成了渤海与黄海的自然分界线。天朗气清之日,站在田横山最高点,举目北望,有一条黄蓝相间的弧形线,左为渤海,右为黄海,两海的浪潮在此汇聚,由于潮流和海底地沟作用,形成一条清晰的水线,两海相聚,泾渭分明,翻涌不息,蔚为壮观。
智慧的蓬莱人充分利用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海滨依次兴建了三仙山、八仙渡海口等景区,将传说中蓬莱、瀛洲、方丈三座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山请上了陆地,让儒释道中的各路神仙从此在凡间有了安居之所,游客到了蓬莱,便可与诸路神仙来个亲密接触;画河桥畔的戚继光故里,蓬莱阁下的戚继光纪念馆,更是后人专门为瞻仰民族英雄戚继光事迹而兴建的场所,“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等壮丽诗篇,至今还在蓬莱大地上传颂;穿城而过的城中河—画河入海口,就位于蓬莱阁下的八仙塑像西侧;海市公园、海洋极地世界等景区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之余,了解蓬莱的历史文化,了解人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历史;文成酒堡,让您在品尝当地葡萄所酿制的美酒的同时,领略异域风情的建筑……蓬莱地处北纬37°这一黄金纬度线上,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海水清澈见底。每当夏天旅游旺季,中外游客慕名而来,陆上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海上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天、海、日、山、岛、船、人等,无时无刻不在绘就着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
在蓬莱阁上观日出,是一大美的享受。日出前,东方水平线上一片火红,旭日东升,冲破一层层云雾,放射出万道霞光,一轮滚滚红日拖动在沧海与长天之间,十分辉煌壮丽。
风平浪静时,登阁望海,茫茫无垠,海天一色,涟漪不动,心旷神怡,难怪乡人杨朔见到此景,盛赞为“镜儿海”,说“大海可以把人的五脏六腑给洗得干干净净。”
蓬莱的海,四季分明。春季经常是朝阳照海色双分,碧水湛蓝未染尘。沙渚清,水草茂,百舸争流将鱼钓;夏季景色变幻莫测,有时是天末同云黯四垂,失群孤鸥逆风飞。浊浪汹涌纷沓至,誓把岸边坚石摧。有时朝阳徘徊商参间,海苔一夜上沙滩;秋季碧空如洗,白云变幻,景色最为璀璨:登高俯瞰便会发现,田横揽胜观山景,雾笼黄渤界不明。海上轻舟飞斩浪,礁石耸岸对空鸣。或是海景中秋旦暮佳,渔舟唱晚胜朝霞。浮云变幻婀娜态,皓月当空把酒呷;冬季,或是风吹浪吐花千朵,惊涛拍岸冰上索,或是云翳诡谲不见日,积云阵阵黯蓝天。浪打礁盘鸥在舞,船泊远海入眼帘。若是遇到极寒天气,那景就更美了:丹崖山下,田横栈道,悬崖峭壁上纷纷出现冰瀑奇观,恍若鬼斧神工,光可鉴影,绝不输哈尔滨的冰雕世界。
蓬莱的海物产丰富,足以滋养一方水土。这片海出产的各种鱼螺虾蟹,四季不绝,随时可上餐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蓬莱特有的一种鱼类—地生子(学名钝吻黄盖鲽,是比目鱼的一种)。春节前后上市,价格昂贵,但味道极其鲜美,营养丰富,且一鱼可出三菜,是招待贵宾的上等食材。蓬莱自古便有喜好垂纶之人,蓬莱十大景之一的渔梁歌钓便指于此。“梁”在这里所指海中那一道道高出水面,如翘如跃的礁石。礁石上不时有三五老翁垂纶而钓,钓得海物,掬水而烹,鱼蟹鲜,酒盈樽。席地而尝,怡然自得。虽说近海无鱼,此景已绝。但这绝难不倒垂钓爱好者们,他们纷纷购置各式船艇,风平浪静的日子,邀三五好友,观潮而动,前出远海,日升即出,日落归航。春钓加吉,秋钓海鲋、黄、黑鱼等,常常是盆满钵满。更有甚者,身穿皮衩,蹚水入海,在齐腰身处见鱼撒网,时有收获,就鲜鱼下酒,别有一番滋味。还有的人,购置了潜水设备,身背氧气瓶,脚套鸭蹼,腰间系一长绳,拖一外罩网兜充满气的车内胎,头戴水镜,在水里边潜水边捡拾,鱼螺蟹蚌,一个早晨也能收获不少。更蔚为壮观的,便是赶洘了。即便是不懂潮汛的人,也知道无论寒暑,三天大风之后,必有大洘。大洘之时,海水退却几百米远,海滩上水浅如陆,平日难得一见的礁盘纷纷露出水面,男女老幼,纷纷携带各种工具,撬牡蛎,捡海螺,摸蚬子、挖蛏子,人人干得热后朝天,全然忘却了寒风和劳累。
海子有诗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我,何曾不是如此。闲暇之余我常流连在田横山巅,观黄渤二海在此激浊扬清,交汇相融;在八仙渡海口,看朝霞映海,海鸥翩跹;在人工小码头处,看钓艇朝出晚归,鱼虾满仓。在看海、读海间,常感叹于周边的花开花落、时光短暂与芳华易逝,更惊讶于那或波光潋滟、或浪拂沙滩、或黑云翻墨、或朔风呼啸卷起千堆雪的海天景致。
清晨,朝霞伴随着海鸥的叫声,将大海从沉睡中唤醒,我面朝大海,仿佛在读一本从远古传承至今的一本无字书。浪纹是打开的书页,浪花是激扬的文字,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她的广阔、深邃和变换莫测……
如今,东起昆嵛山、西至蓬莱阁的海滨观光大道业已开通,烟台机场已迁址蓬莱,动车在蓬莱通过,这都为八方游客来欣赏这片神奇的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涛声入耳,踏浪而行。鱼翔浅底,水藻丰茂,人鸥相戏,快艇犁海,望着眼前这一幅水墨画般的美景,定能让您领悟到了什么……

(本文作品配图由作者提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