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言大辞典:情采

(0)

相关推荐

  • 刘勰《文心雕龙》的“文德”论

    2018年08月03日 10:06 来源:<文艺研究> 作者:夏静 内容提要:"文德"论是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批评伦理的重要理论资源,也是历代批评史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先秦以 ...

  • 梁启超推荐国学书目之《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文学理论著作.十卷,五十篇.刘勰撰.大约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年). 刘勰,字彦和.约生于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约卒于梁大同五年(539年).东 ...

  • “文采”如何“飞扬”、“文学性”如何“落实”

    "文学性"概念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几乎是无人不晓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的大量引入,这个源自于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概念开始深度介入中国 ...

  • 孙丹虹:《文心雕龙·知音》篇与中国古典阐释学的发展历程 | 西东合集

    中国古代对作品的阐释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意逆志"和"诗无达诂"两大类."以意逆志"比较偏重于客观的文学释义方式,以读者自己的思想来猜度作者的 ...

  • 古籍名句|《文心雕龙》名言合辑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 ...

  • 中国名言大辞典:忧国

    [一寸山河一寸金]语出<金史·左企弓传>.极言祖国山河之珍贵.清代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诗:"寸寸山河寸寸金." [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语出宋代 ...

  • 中国名言大辞典:忧民

    [一身如可赎,万死又何辞]语出清代陈确<又咏>诗.用我一个人如果可以换得天下人免受酷旱的威胁,那么我即使死上一万次,也决不推辞!二句诗表现了作者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思想境界.本诗开头四句是: ...

  • 中国名言大辞典:悼亡(一)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语出清代周淑嫒<元日哭先大人>诗.元旦这天,我一夜未眠.思念已故的父亲,泪流不已.天亮了,却又担心母亲看到自己流泪的样子,会给她带来更大的 ...

  • 中国名言大辞典:变化

    [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语出<韩非子·解老>.万物必定有茂盛和衰败,万事必定有松弛和紧张.弛(chi迟):放松. [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语出明代刘基<司马季主论 ...

  • 中国名言大辞典:辩证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语出<庄子·天下>.一尺长的棍棒,每日截取它的一半,永远截不完.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具有无限可分性.捶 (chui垂):通"棰",棍,杖. ...

  • 中国名言大辞典:喜逢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语出唐代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人一生中能有几次放声大笑的时候?这次相逢,应当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二句诗表现了作者与故友相逢宴饮的兴奋心情.斗酒: ...

  • 中国名言大辞典:条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语出<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喻指一切都准备停当,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语出<颜氏家训·归心>.住在山区的人 ...

  • 中国名言大辞典:忧伤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语出唐代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一旦像贾谊那样被贬到长沙,向西望,就再也看不到长安城中的家了.二句诗以贾谊自比,写出了告别长安时忧伤苦闷的心情 ...

  • 中国名言大辞典:豁达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语出宋代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倔俭>词.只要我心中这点浩然正气犹存,就可以领略千里吹来的浩荡长风.二句词以"一点"和"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