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注意!我们的心理随时随地走入“自暴自弃”的境界!
相关推荐
-
学问不是文学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
学问不是文学 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学问不是文学. 文学:知识渊博,文章写得好是文学好. 学问:不光从书本上学到,从社会经验上 做人做事上随时随地的思想.见习.体验.反省终修养 ...
-
道:真正修养的境界
真正修养的境界,如学佛学道,明心见性,初步都是为了恢复赤子之心.古代有一位女神仙曹文逸,她的两句话说得很好:"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这就是赤子之心的境界.孟子说,只有 ...
-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一)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一) 2020年9月1日--10月27日 <学而第一> 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 ...
-
#学国学#《中庸.第二十七章(二)》
#学国学#<中庸.第二十七章(二)>--君子修道五法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 ...
-
南怀瑾老师:这样的心理感受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宋国有一个人到外面去游玩,在路上"得人遗契者",捡到一样东西,是人家财产的证据,比 ...
-
南怀瑾老师:这样的人总有不正常的怪心理,甚至心理变态自己都不知道
"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所以一个人不要刻薄,如果对自己道德的要求太严格,或者要求别人太严格,就是"克核太至".历史上有几个皇帝,譬如明朝 ...
-
【南怀瑾老师】不怨天尤人、不迁怒二过,这就是健康的心理、正命的活着!
不怨天尤人.不迁怒二过,这就是健康的心理.正命的活着! "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 ...
-
【南怀瑾老师】做人做事最高的智慧:随时随地小心,善于把握时机
做人做事最高的智慧:随时随地小心,善于把握时机 本文摘录自 <易经杂说>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第三爻是内卦的上爻,如果只用三画卦,已经到了顶点.如果学会了<易经 ...
-
南怀瑾老师:人情的普遍心理不懂,就不要谈做事业
人类有个很大的毛病,拿不到的东西,永远是高贵的:得到了就不珍贵,就看不起,就卑贱了.没有发财的人,看到钱,做梦都在想:但有了钱,钱多了的,不知道钱该怎么用,会讨厌那个钱,听到"钱" ...
-
南怀瑾老师致儿时好友林梦凡先生的亲笔信
南怀瑾老师在信中言: "我的事,非一般世俗中人所能了解,除非有一天能坐下写回忆录,至少可达百家言之谱,然后世人方得知其始末因由也.我亦年迈,常在身心煎熬中过日子,只是能忘身忘生为人谋,为 ...
-
南怀瑾老师讲述:什么样的女人才有福气?
南师说: 我见过一个人,心很高,很会嫌弃,在感情上也如此. 嫌弃说明一个人看不起东西,不懂得珍惜,总觉得得不到满足.这就是饿鬼的心态.饿鬼的心态,怎么能感召到富贵呢,凡是饿鬼心态的人,往往是饥饿的状 ...
-
南怀瑾老师:你对一个想看相算命的人这样说,他一定认为你很准
人为什么要看相算命?俗话说"看相算命,心思不定",卜卦也是这样,假如我们在街上摆个卦摊,有人来卜卦,你可以大胆地说:"先生,你很有心事呀!"这句话一定灵,没有心 ...
-
南怀瑾老师:了解一个人,要鉴识他的器度和个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识人"的学问,有好几部书.汉末有刘劭的<人物志>.最近的有清代曾国藩的<冰鉴>.<人物志>,可视之为看相的书,也就是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