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1)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十二)

    伤寒论第26条辨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个条辨的意思就是说,服了桂枝汤后,出很多的汗,病人出现心烦口渴很厉害.饮水不能缓解.脉象洪大症状的,为邪传阳明, ...

  • 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的本质区别

    51. 医圣张仲景说:脉浮,病在表,(如果病人无汗,身体疼痛,脉比较充实)可以发汗,适合用麻黄汤. 52. 脉浮,而且脉数,跳得快,如果病人无汗.身体疼痛,可以用麻黄汤发汗解表. 53. 如果病人经常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二)

    麻黄汤里用到了杏仁,我们在第六节里讲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中讲到了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除痰,润肠通便的作用,杏仁在麻黄汤里的作用就是润肺的,因为麻黄遇到桂枝就会发表,麻黄会把肺里津液发散掉,所以,加上杏仁就 ...

  • 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七)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原文: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五)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第一个讲的就是痉,所谓痉,讲的就是脑膜炎:湿,讲的就是风湿:暍,就是中暑.对痉湿暍,也就是脑膜炎,风湿,中暑,如何来治疗. 不要看短短的一篇,这短短的一篇,把所有的病都治完了,这就是经方,只要会用,药 ...

  • 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及思维导图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2.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辨太阳病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6)

    (164)「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 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4)

    [保命集]曰:产后日久,虽日久而脉浮疾者,宜服[二元汤],即本方合「四物汤」(又名柴 胡四物汤).就是小柴胡汤里面加四物汤.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真正滋补的时候用生地不是熟地,而且大剂的用,瘦子当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3)

    (72)「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 伤寒,如果吐了又大下,肠胃就伤到了,结果心下逆满,就是胃的地方感觉到胀满,气 ...

  • 00倪海厦讲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

    四七:「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这条辨的意思在说:治病是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照样开「桂枝汤」,不是只有七天,病情不一样,所以北极的人和非洲的黑人得到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全文,翻译赏析

    问曰:病有结胸①,有脏结②,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注释] ①结胸:候名,主要症状是心下硬痛. ②脏结:候名,症状与结胸相似,而性质不同,为脏气虚寒而结. [译文] 问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译文]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不能自如俯仰,且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阳经脉不利表实的症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①,头项强痛②而恶寒③. [注释] ①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②头项强痛:头痛项强.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③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