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4)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太阳病中篇学习摘要

    辩太阳病脉症并治法 中篇 四十七.「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治病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继续开桂枝汤.本条辩侧重外证未解,不论病了多久,尚无里有虚寒,全 ...

  • 李赛美教授:服麻黄汤出血,不是用错药

    华医世界 学中医,疗效就是金标准! --李赛美教授 李赛美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主任, 在临床中强调"经典回归临床",临床疗效确切! 在华医世界第六期"万人学伤寒 ...

  • 《伤寒论》太阳病下篇学习摘要

    辩太阳病脉症并治法 下篇 中药的辨症论治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取法都来自「伤寒」和「金匮要略」两书. 赵情初说:古人随证以立方,非立方以待病.祖国医学的可贵处就是统一整体观念的.张仲景的学说就是 ...

  • 扶正与祛邪

    在治病过程中,扶正是保持病人的能量充足,这是一个前提.在保持病人津血充足的前提下时再祛邪. 比如太阳中风桂枝汤证,病人津液不足,桂枝汤里有生姜大枣炙甘草来健脾胃,促进人体气血的生化,然后用桂枝一味药向 ...

  • 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思维导图

    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重点内容及思维导图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2.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liuxue86.com/guoxue/)查看. 辨太阳病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6)

    (164)「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 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3)

    (72)「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 伤寒,如果吐了又大下,肠胃就伤到了,结果心下逆满,就是胃的地方感觉到胀满,气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1)

    在难经中有"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否?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伤寒这两字,就广义的定义来说,应该说是"伤于寒&quo ...

  • 00倪海厦讲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

    四七:「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这条辨的意思在说:治病是以脉证为重,时间再久,如果还是「桂枝汤」证,照样开「桂枝汤」,不是只有七天,病情不一样,所以北极的人和非洲的黑人得到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全文,翻译赏析

    问曰:病有结胸①,有脏结②,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注释] ①结胸:候名,主要症状是心下硬痛. ②脏结:候名,症状与结胸相似,而性质不同,为脏气虚寒而结. [译文] 问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译文]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不能自如俯仰,且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阳经脉不利表实的症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①,头项强痛②而恶寒③. [注释] ①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②头项强痛:头痛项强.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③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