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6|想法和行动
相关推荐
-
人到中年,“落魄不理三事、富裕不亲三人”,无论贫富都值得一看
人生如棋局,世事皆难料,如果出生在贫困的家庭,那么就注定要输在起跑线上.虽然也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但这样的情况却寥寥无几. 就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也不敢打包票一辈子都能顺风顺水,毕竟人生境遇随时 ...
-
没有行动的想法,等于没有想法
(1504) 没有行动的想法,等于没有想法 今天九年级毕业考试,但校门内外依然徘徊着两个学生及家长. 一个据说学习成绩还不太差,也许因为单亲吧,太多的骄纵,孩子已经习惯了安逸,习惯了享受.开学至今,家 ...
-
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我们先要做到三点(三) | 东师说
01 音频版: 孝顺父母很重要.你看现在有人问你,不会问你们家存了多少钱,都会问您的孩子在干什么.有的父母很自豪,说我的孩子在哪个公司做老总之类的:有的父母就很难过,说我儿子硕士毕业,找不到工作. ...
-
代替惩罚的办法
「听起来是不是并不难?其实,学习每一个单独的步骤并不难,花一点时间就学会了.最难的是我们能转变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能再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来纠正,同时,也要放弃"成年人总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
《弟子规》图文详解 全文注音 有声读诵 视频易解
梅语文教育/阅读/朗诵/写作 <弟子规>由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 ...
-
楷书字帖《弟子规》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微信号:shufaf 公众号:楷书行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
国学启蒙教育《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国学经典,受益匪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
-
【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前身“训蒙文”
点击绿色按钮⊙聆听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著<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训蒙文和<三字经>类似, ...
-
古人究竟是怎么读书的?像《弟子规》这类书籍,很少有人会看
很多人小时候都不喜欢上学,认为学校只会限制自己的行动,一点都不好玩.殊不知,相比于古人,我们现代人的读书环境已经好太多了. 古代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读书,因为,男孩子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很多父母会选择让 ...
-
国学微语《弟子规》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国学微语 弟子规 原文 解释 戴帽子一定要端正,穿衣服纽扣一定要扣好,袜子和鞋子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这一段主要讲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中国古人的服饰除了注重遮体和美观外,还特别注重健康和卫生, ...
-
王羲之行书集字《弟子规》,不得不服!
<弟子规>中说 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 意思是书法是人的心理表现 写字的人是以线条 来表达抒发情感心绪的 所以,写字先正心 当书家"模范"王羲之 "亲 ...
-
以石说德 石说《弟子规》
2021年5月9日上午,在西南医科大学鸿文楼二楼阶梯教室内,泸州女子愛石协会百合会长,为医大240名大学生开设了三个课时的以石说德"石说<弟子规>"讲座,参加活动的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