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茶具发展史(二)
相关推荐
-
河北宣化辽代壁画墓(中)
河北宣化辽代壁画墓(中)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 原载<文物>1995年第2期,原文较长分3次推送 3.壁画 壁画内容可分为表现现实生活的人物画.彩绘星图和影作木结构彩绘,面积达28平方 ...
-
茶筅考:宋代点茶除了建盏以外还用筅?筒状,还是片状?
茶筅在日本茶道中是拌匀茶碗中的茶粉与水的工具.一般而言,茶筅长约10公分,中间有一竹节(也有无结),一边较短修齐做为握柄,一边较长剖成细丝做成扫帚状的"穗先",细丝根部用棉线缠绕, ...
-
茶臼:宋代茶具中的重要组件
茶臼,乃捣碎饼茶之器,又称擂钵.擂碗.研盆,碗状,里边刻划条槽. 宋代盛行煮茶,茶臼作用突出.茶臼使用方法是,将茶饼放在炭火上烘烤后,把茶饼用纸包好捣碎放入茶臼,然后用木杵或瓷杵在碗底研磨成粉末状,再 ...
-
功夫茶具怎么使用
功夫茶具介绍以及使用方法 1 盖碗的陶瓷茶具 盖碗茶具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 ...
-
第1033篇 辽代主人与奴婢间的关系
X 图1 2001年韩氏家族墓地出土的鎏金面具. 辽代家庭中的奴婢与其主人之间的关系,则纯属一种剥削与被剥削.奴役与被奴役的不平等关系.在辽代家庭中,奴婢一般无行动.言论的自由,他们必须绝对听命于主人 ...
-
碾破香无限——宋代茶臼
在散茶瀹泡成为主流饮品的明代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饮茶方式基本以煮茶.煎茶.点茶为主,无论团饼茶还是散形茶,皆需研末为饮,因此,把团茶或散茶变成茶粉的研磨器成为很重要的茶器之一. 图1 宋 苏轼 ...
-
衣长春 汤艳杰|辽代出土备茶图初探
燕赵文化笔谈之三 辽代出土备茶图初探 衣长春 汤艳杰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 墓葬壁画的样式,对于展现一个时代文化的面貌具有一定作用.文化政策的提倡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真正的成为社会.民众的普遍日常,需要 ...
-
河北宣化辽代壁画墓(下)
河北宣化辽代壁画墓(下) 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 原载<文物>1995年第2期,原文较长分3次推送 二 M6 1.墓葬形制 M6位于张世卿墓东南71.5米处,地表无封土标记,由墓道.墓 ...
-
平时一个人喝茶应该用什么茶具?
4027人在问 共 17 个回答 有武 2019年08月12日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萊垍頭條 不管一个人还是几个人,作为一个喝茶人,用什么茶具喝茶主要看喝什么茶.萊垍頭條 一般来说,最重要的茶具主 ...
-
图说我国茶具发展史(一)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qu ...
-
图说我国茶具发展史
图说我国茶具发展史 古代艺术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 ...
-
国产机枪七十年发展史(二)
国产机枪七十年发展史(前言:此篇接续上篇! [55式坦克机枪的诞生] 关于55式坦克现世很多小伙伴们会存在误解,这源于很多资料只写一半的恶习,这款坦克机枪是在53式轻机枪(苏联DP机枪)的基础上用DT ...
-
图说长城抗战(二)
来源:互联网 责编:admin 作者:佚名 时间:2005-05-05 [大 中 小] 1934年冬中日在喜峰口激战,29军以简陋武器,凭官兵报国热血,歼敌5000人,为全面抗战前一大光荣战役. 军长 ...
-
【茶道】茶具十二先生图赞
禅和茶的结缘由来已久. 北宋初年,第一部官修禅宗史书<景德传灯录>中有一则记录:"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吉州资福如宝禅师)曰:'饭后三碗茶.'"以饮茶助禅悟在当 ...
-
看图说上海(二)
上回我们说到(请阅读:看图说上海(一)),今天继续第二部分. 明代 松江府辖三县 图4明弘治年间上海县全境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4是明初弘治十七年(1504年)<上海志>的插图,&qu ...
-
《看图说图》二
<江湖冷知识> 我们除了知道的黄浦上海滩,开埠外,还有沚.涯.堧.堰.埧等等解读: 一面临水的叫岸或滩: 两面临水的叫湾: 三面临水的叫渚: 四面临水大的叫岛. 水边岸边称为湄:水中的小块 ...
-
图说meta十二:森林图暨Stata软件使用方法简介
系统评价/Meta分析指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并逐个进行严格评价和分析,再用定量或定性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得出综合结论的研究方法.在meta分析受到关注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本系列推送将介绍me ...
-
兵技指掌图说.清道光二十三年讷尔经额序.清绘本
兵技指掌图说原序將不訓士與無兵同,兵不練技與徒手同.古者五兵有長有短,而弓矢力能及遠,最為利器.今加以槍礟,其猛烈之用尤前,古戎器所無顧同一器,而利鈍或至迵殊者,則習與不習異也.我國家武功之盛遠超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