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礼并重勿偏颇——《论语》悟读【288】
相关推荐
-
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6-27)
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君子.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文献典籍,同时用"礼"来约束自己,不主张离经叛道.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注释 ...
-
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五)
素说《论语》:雍也篇(二十五)
-
论语连载(308)《颜渊篇》第15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原文朗读] [注释] 畔:左偏旁是"田",右偏旁是"半&q ...
-
【 《论语》阅读札记(二)】/ 傅安平
<论语>阅读札记(二) 傅安平 王朔老师眼里挑不出几个像样的中国现代作家,还说"孔子就是一小学教员"--连文学与教育的开山鼻祖老夫子都开涮上了 ...
-
此未终兮彼勿起——《论语》悟读【102】
此未终兮彼勿起,学贵知与行合一. <论语>第五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悟读]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诚意胜智千百倍——《论语》悟读【341】
以诚立笔走龙蛇,凭信争气冲霄汉.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地名,武仲封邑)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要挟)君,吾不信也." [译文 ...
-
德才兼备建伟业——《论语》悟读【338】
德才兼备建伟业,文武双全展宏图.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孟公绰(chuò,鲁国的大夫,为人清心寡欲)为赵魏(晋国最有权势的大夫赵氏.魏氏)老(室老,卿大夫 ...
-
世道从来非诡道——《论语》悟读【342】
世道从来非诡道,人心自古是良心.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晋文公谲(jué,欺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 ...
-
人生最难是从容——《论语》悟读【337】
无言花自香,淡定人从容.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一章: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 ...
-
仁德家邦万代崇——《论语》悟读【343】
长征气概千秋敬,仁德家邦万代崇.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召忽(公子纠的家臣)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 ...
-
漫漫红尘人为先——《论语》悟读【336】
红尘漫漫,为人是先.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章: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楚国的令尹,名申,字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