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周易·系辞》描述的宇宙和生命生成之准确,令人心惊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周易·系辞》居然隐含了宇宙和生命生成的秘密,确实让今人意想不到。

这就是《系辞》的第一段文字: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实际上在《系辞》当中,有两次对宇宙生成的描述,一次是从象的角度,一次是从数的角度。而《系辞》一开篇的这段文字,正是从象的角度对宇宙生成的描述,其中包括对物质世界生成的描述,和对生命世界生成的描述。

从“天尊地卑”到“变化见矣”,我们可以看作对宇宙物质世界生成的描述。从高低的位置对比来看,尊就是高,卑就是低。以作为观察者的人的视角为出发点,天在高的位置,在我们的头顶,遥望不到边界,而大地则在我们脚下。所以是“天尊地卑”。在《周易》当中,不论是八卦还是六十四卦,代表天地的两卦分别是乾和坤,乾代表天,坤代表地。所以,在这种语境中,天和乾可以划等号,地和坤可以划等号。天在尊位,地在卑位,那么就是乾坤的位置确定了。

从自然属性来说,低的位置和高的位置分别设定完毕,也就是“卑高以陈”,低和高陈设完成,那么,接下来对应于社会属性,贵和贱的社会地位关系也可以确立。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同样也有上下的关系,而且是不可颠倒的上下关系。“贵贱位矣”的“位”是动词,意思是确立位置。

天地或者说乾坤是最大的阴阳,而世界被开辟以后,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相对。比如动与静,比如刚与柔。“动静有常”,是说动与静这对阴阳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有动就有静,有静就有动,该动的时候动,该静的时候静。“刚柔断矣”,是说刚和柔分别开来。易传对阴阳爻的定名是刚爻和柔爻,所以,我们在解读彖传和象传时,经常会讲到刚柔的关系。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其中的“方”字,有人认为,早期的字形和“人”相近,所以,“方以类聚”,或许是“人以类聚”。其实这个“方”字应该理解为原义,也就是方位、地方等概念,说的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理环境之中生命,形成一种同质性的特征。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本来是一个外地人,但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也就被逐渐同化。如果下去三代,与当地人也就没有区别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是人是物,都是根据相同的属性来划分。用现在的话讲,比如同族、同学、同事、同好、同志,都有相同的属性,所以会聚集在一起。物也是一样。有同类,就有异类,异类之间就会产生各种矛盾,有矛盾,就难免有斗争、有相互间的攻击,吉凶因此而产生。所以,《系辞》说:“吉凶生矣。”

天地被打开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天地打开以后,就形成了一个空间,一个上演各种悲喜剧的舞台,万事万物随即登场。那么,我们如何感知到这些万事万物的表演呢?我们是通过我们的感官,来感知各种象,各种形。这种象和形从哪里来?《系辞》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万事万物将以天地为背景,向我们呈现,比如在天的日月星辰、云雨风雷,比如在地的山河原野、鸟兽草木,等等。有了这些形,有了这些象,就可以生成各种各样的变化。

这是对混沌开辟为天地之后的物质世界生成的最简单的描述。

而从“刚柔相摩”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我们可以看作对生命世界生成的描述。

刚柔就是阴阳,而八卦是指八卦基本卦象所代表的物质世界,分别是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这些物质或者自然现象在生命生成之初互相激荡,比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陨石撞击、地壳运动等等极端的自然现象发生。而“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更是生命生成的重要条件。而“日月运行,一寒一暑”,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生命的生成除了各种条件,还有需要时间的积累;二是阴阳的交替和碰撞。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位叫米勒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模拟早期地球的环境,制作了一个生命生成的封闭系统。首先在系统当中加入水,以及早期地球的主要物质:氢(H2)、氦(He)、甲烷(CH4)和氨(NH3)等,通过加热系统当中的水形成蒸汽上升,模拟自然界当中云的形成,然后用正负电极模拟雷电,并用冷却的方法模拟降雨,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形成了20多种有机物。我们知道,原始生命就是从有机物进化而来。所以,有机物是生命的基础。因此,米勒的实验,是对《系辞》描述生命生成的一次成功的实验。

生命正是顺着这条道路逐渐形成,并一步步进化为植物和动物,并形成动植物的雄雌和人的男女。阳性的为雄为男,阴性的为雌为女。所以是“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这一段的最后是:“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这里的“知”和“作”是同一含义,不过“知”更带有一定的意志性。乾用一把钥匙打开了生成万事万物的大门,并为万事万物的生成提供能量,更多的是发挥无形的作用。而坤则为万事万物赋予形态,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以地球上的物质作为成形的基础。用哲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在大千世界的形成中,乾为用,坤为体,体用结合,造就万物。

这就是《系辞》为我们描述的宇宙间物质世界以及生命世界的生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