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阴阳脱门(五则)

(0)

相关推荐

  • 论失治于粗工(枉死)

    天师曰:失治者,不能知病之真假.症之虚实与阴阳寒热,而妄治之也.信口雌黄,全无见识.喜攻人之短,炫自己之长.不识药味之温和,动言可用:何知方法之大小,辄曰难投.视熟地.人参为冤家仇敌:珍黄柏.知母为亲 ...

  • 【《大小诸证方论》秘传杂症方论】

    傅青主先生秘传杂症方论怔忡不寐方心惊不安夜卧不睡方心痛方治胁痛方治水臌症治呃逆方治水结膀胱治黄胆病治痿症瘅症厥症倒饱中满症治疝气肾子大痛方开郁方反胃大吐方大吐寒邪犯肾方呕吐补肾方火吐方寒吐方肾寒吐泻辨 ...

  • 《辨证录》胁痛门(五则)

    人有两胁作痛,终年累月而不愈者,或时而少愈,时而作痛,病来之时,身发寒热,不思饮食,人以为此肝经之病也.然肝经之所以成病,尚未知其故,大约得之气恼者为多.因一时拂抑,欲怒而不敢,一种不平之气,未得畅泄 ...

  • 《辨证录》不寐门(五则)

    不寐门(五则) 人有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此心肾不交也.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心原属火,过 ...

  • 《辨证录》关格门(五则)

    人有病关格者,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红赤,目珠暴露,两胁胀满,气逆拂抑,求一通气而不可得,世以为胃气之太盛,而不知乃肝气之过郁耳.夫关格之症,宜分上下,一上格而不得下,一下关而不得出也.今 ...

  • 《辨证录》消渴门(五则)

    消渴之病,有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得一斗,人以为上消之病也,谁知是肺消之症乎.夫肺属金,金宜清肃,何火炽如此?盖心火刑之也,肺为心火所刑,则肺金干燥,又因肾水之虚 ...

  • 《辨证录》带门(五则)

    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所谓白带也.夫带是湿病,以带名者,因妇人有带脉不能约束,故以带名之.带脉通于任.督之脉,任.督病而带脉亦病.带脉者,所以束带胎之系也.妇人无此,则 ...

  • 《辨证录》痘疮门(十五则)

    小儿将出痘,身必发热,口必发渴,眼必如醉,此时当以表药散之,则火毒大解.无如世人未敢信为出痘,因循数日,见点而始用表散.有形之解与无形之解大有不同,所以轻变重,而重变死也.虽然,见点不用表药则火毒又将 ...

  • 《辨证录》阴痿门(五则)

    人有交感之时,忽然阴痿不举,百计引之,终不能鼓勇而战,人以为命门火衰,谁知是心气之不足乎.凡入房久战不衰,乃相火充其力也.阴痿不举,自是命门火衰,何谓是心气不足?不知君火一动,相火翕然随之,君火旺而相 ...

  • 《辨证录》伤寒门(四十三则)

    伤寒门(四十三则) 冬月伤寒,发热头痛,汗退场门渴,人以为太阳之症也,谁知太阳已趋入阳明乎.若徒用干葛汤以治阳明,则头痛之症不能除:若徒用麻黄汤以治太阳,则汗出不能止,口渴不能解,势必变症多端,轻变为 ...

  • 《辨证录》痹证门(十一则)

    人有两足牵连作痛,腹又微溏,人不能寐,卧倒足缩而不能伸,伸则愈痛者,人以为寒湿之成痹也,谁知是风寒湿同结于大肠乎?夫风入大肠,日日大便,邪似易下,即有湿气,亦可同散,何以固结于中,而痛形于两足耶?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