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不寐门(五则)

(0)

相关推荐

  • 肝气虚则恐

    <灵枢·本神篇>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恐为肾志,肝气虚何以出现肾志之恐? 观历代<内经>注释,有以五行相生而解者.因肝为肾之子,肾为肝之母,肝气虚而盗 ...

  • 辨证治疗失眠(昼夜不得寐)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基本要求,否则无从下手,病不得治.不寐现代中医分十型,具体内容参考教材古人分五类:心肾不交.肝燥而不寐.胆气怯而不寐.肝受邪而肝血不足.胆虚风聋 1,心肾不交,具体表现是昼夜都不得寐, ...

  • 辨证录不寐门方剂五类

    一. ①上下两济汤∶ 人参15g(五钱) 熟地30g(一两) 白术15g(五钱)山茱萸9g(三钱) 肉桂3g(五分)黄连3g(五分) ②芡莲丹: 人参9g 茯苓9g 玄参9g 熟地9g 生地9g 莲子 ...

  • 辨证录  阴痿门

    阴痿门(五则) 人有交感之时,忽然阴痿不举,百计引之,终不能鼓勇而战,人以为命门火衰,谁知是心气之不足乎.凡入房久战不衰,乃相火充其力也.阴痿不举,自是命门火衰,何谓是心气不足?不知君火一动,相火翕然 ...

  • 陈士铎:妇女更年期,润燥交心汤,不寐门五则

    肾虚是更年期妇女的基本生理特征,也是其发生失眠的主要病理基础,故治疗更年期失眠补肾应为其根本大法. 陈士铎说: "--不寐治法必须补肝血之燥,而益肾水之枯,自然水可以养木,而肝可以交心也,方 ...

  • 《辨证录》作者:陈士铎不寐门(五则)

    不寐门(五则) 人有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此心肾不交也.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心原属火,过 ...

  • 《辨证录》胁痛门(五则)

    人有两胁作痛,终年累月而不愈者,或时而少愈,时而作痛,病来之时,身发寒热,不思饮食,人以为此肝经之病也.然肝经之所以成病,尚未知其故,大约得之气恼者为多.因一时拂抑,欲怒而不敢,一种不平之气,未得畅泄 ...

  • 《辨证录》五郁门(六则)

    人有心腹饱满作胀,时或肠鸣,数欲大便,甚则心疼,两胁填实,为呕为吐,或吐痰涎,如呕清水,或泻利暴注,以致两足面 肿,渐渐身亦重大.此等之病,初起之时,必杂然乱治,及其后也,未有不作蛊胀治之,谁知乃是土 ...

  • 《辨证录》呃逆门(五则)

    人有忽然呃逆不止,为是寒气相感,谁知是气逆而寒入之也.然气之所以不顺,乃气之不足也.盖丹田之气足,则气守于下焦而气顺,丹田之气不足,则气奔于上焦而气逆矣.呃逆虽是小症,然治之不得法,往往有变成危症,而 ...

  • 《辨证录》关格门(五则)

    人有病关格者,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红赤,目珠暴露,两胁胀满,气逆拂抑,求一通气而不可得,世以为胃气之太盛,而不知乃肝气之过郁耳.夫关格之症,宜分上下,一上格而不得下,一下关而不得出也.今 ...

  • 《辨证录》翻胃门(五则)

    翻胃门(五则) 人有饮食入胃而即吐者,此肝木克胃土也,用逍遥散加吴茱萸炒黄连治之,随手而愈.而无如人以为胃病也,杂用香砂消导之剂,反伤胃气,愈增其吐:又改用下药不应,复改用寒凉之味,以降其火,不独胃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