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郭德纲曾经说的那句“抬一下头你都输了...

想起郭德纲曾经说的那句“抬一下头你都输了”,这句话放在量化行业是最合适不过了。

当你还在盯盘,看消息,量化程序早已在进场,出场,说不准一个来回都打结束了,你才看出来当前这个位置好像是个买点,这差的还真的不是一点点。电脑处理数据是在毫秒级,人的处理能力就算是高手至少也是在秒级以上,这个好比是你拿着小刀和别人拿手枪去PK,结果可想而知。

普通交易者想要弯道超车割韭菜,量化交易是很好的一个选择。我们经常听说美股无散户,或者说散户比例很少,其实真相是美国有很多的个人干量化,年入能达到几百万美元几千万美元的很多,因为制度、监管、政策、税收、创业福利等原因手续方面走了机构路线 。个人量化交易不是难点,难点是个人管理大规模资金,原因是上规模之后投资一定会分散市场,不同交易标的不同,适合的信号也不同,而个人的精力最多同时管理20~30种项目已经到了极限了。

事实上,有很多大佬就是靠这个人做起家的。整个公司只有一个人,管理规模上亿的量化私募 。所以,你牛逼不论你从加入量化公司开始还是自己开始,最后你总会变成自己做的 。所以这个问题关键在你自己,就像辍学创业和完成学业再创业一样,不是因为辍学所以牛逼,而是因为牛逼才辍学。 你十万本金,即使一年翻十倍,也就100万,在机构眼里和0也没多大区别,根本没人会注意到你。 你不是打排位,只是为了赚钱,大师玩家根本看不到你,你能在青铜局虐菜就够了 换句话说,你的对手根本不是机构,而是散户。

说到交易算法,往往会联想到机器学习、马尔可夫模型、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这些牛逼的AI词汇,但是,普通玩家基本用不到。
个人做量化,有很多可能性。量化选股是一个方向,日内交易也是一个方向,量化的优势是基于数据做分析和决策。
对于普通交易者可以选用简单高效的算法:
传统的指标交易:均线,MACD ,布林带等。 这些纯技术分析指标需要在特定的场景才能有作用,大家都听说过海龟交易法,可能都觉得挺有道理的。 每个股民都有自己的选股理论,比如有人会看市盈率,换手率,市盈率,行业情况,成交量。这些筛选因素很简单,操作起来也容易上手,从根本上来说,任何的指标数值都是价格的一种表现形式,指标就是价格,价格也就是指标。用一个简单的统计软件去统计一下,就能找出相对有优势的概率组合,不知道怎么统计的评论区留言,我出个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股票##今日看盘##基金##比特币[超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