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印乡痕| 长城根下割“垫脚”
相关推荐
-
【周末悦听】花媚主播沈学印散文诗《触摸春天》
触摸春天 沈学印 隆冬的日子走了,连那个可爱的无声的小精灵也逝去的无影无踪了. 隆冬临走时,把年轮的钥匙交给了初绿欲来的季节: 雪花临走时,却把六角晶莹的魂灵托付给了轻柔的风,多情的云,让她撩开纯洁的 ...
-
画堂春等诗词五首(新韵)
画堂春·扑楞楞树上飞离 扑楞楞树上飞离,啾啾声鸟轻啼.立冬天气雾微弥.杨柳依依. 转眼北国风雪,雁南归落双溪.婺城慈母已心期.华鬓白稀. 画堂春·三潭印月小瀛洲 三潭印月小瀛洲,孤山灵秀清秋.阅天堂画 ...
-
师生共歌游子行
师生共歌游子行 文/江一 <天净沙·秋思>,对,这首元曲小令是今天上课的内容. 正好,也是秋日. 只是见的是朝阳,朝阳中,我给孩子们用一幅画解了这首小令. "嗯嗯." ...
-
国印:桃酥在我身边
桃酥在我身边 文/刘国印 风欲云起,雷作雨落. 我喜欢吃她做的桃酥饼,别看她年迈,干起活来十分利落,尤其是在做桃酥饼,手起刀落,卷面成团,放入烤箱里,不一会,又香又脆的桃酥饼就出锅了. " ...
-
江一:他们愿意走上讲台
他们愿意走上讲台 文/江一 上课时,默写完了,说对联. 第一个是"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不错,清新.雅致,分外醒目,见字,如见形象,如见画卷,如见生命的形,生命的色. 第二 ...
-
(乐山乐水)刘永萍/北京,北京
古代帝王将相的殿堂,大都是红墙黄瓦,画栋雕梁,丰韵着古老北京的文明,镌刻着北京的史迹. 北京的天是高远的,高远中带着灰朦朦的淡青,北京的街是宽阔的,纵横交错的公路宛如流淌在大小立交桥的河流,穿梭来往的 ...
-
待到春暖花开时,我在花溪茶谷等你
<花溪茶谷> 作者/欧阳冰云 "我在花溪茶谷等你."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给我发来信息.我正坐在露天的阳台上喝茶,是早春的绿茶,还散发着春天氤氲的气息.茶叶持久的芬芳,慢 ...
-
雯、儒、梓、非侍立
雯.儒.梓.非侍立 文/江一 暮色已经完全遮盖住最后一点亮色的天,校园中的路灯已经睡醒了,睁着明亮的眼.学生们吃过饭,进了教室,逐渐安静了下来. 秋风愈加瘦了,更能轻巧地钻进人的衣袖和脖领中,而且 ...
-
国印乡痕|岳父是本书
全文共1150字 阅读全文需4分钟 岳父在世时觉得他象加盐的水淡而有味,岳父不在了觉得他象一坛老酒闻久愈香.接下来,随着离别岁月的渐远渐长倒愈发让人感觉他就象一本书,愈读愈耐读起来-- ...
-
国印乡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全文共2193字 阅读全文需7分钟 农村的改革巨变始于土地,且是个渐进的过程.三四年时间内,先是农活小段承包,然后是联产承包,再后才是彻底分田单干,叫大包干责任制. 小段承包属牛刀小试 ...
-
国印乡痕| 冀东砸夯号子
全文共2022字 阅读全文需8分钟 过去,乡村里的劳动往往是沉累的,而乡村里的歌声则是悠扬的. 不知哪时,也不知是谁,把歌声融进了劳动里,于是,那劳动的辛苦里便有了轻松,有了乐趣.砸夯 ...
-
国印乡痕| 文学里的时光味道
全文共1575字 阅读全文需5分钟 见我闲人般的日子,便有朋友问我能写几本书,我竟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知道会写多少,就像稚童不知道自己人生未来一样.因为写作是靠心智的,是水到渠成后再 ...
-
国印乡痕 / 散文 / 麦秋,麦秋!
农事里有两个秋天--大秋和麦秋.大秋是所有粮食及其它农作物收获的季节,高粱.玉米.谷子.豆子.粳子.白薯.芝麻.棉花.麻类.萝卜.白菜等等.大秋作物多,成熟时间也早晚不齐,从"处暑十天乱割谷 ...
-
国印乡痕| 遵化与《人民日报》
全文共1591字 阅读全文需5分钟 谁都说自己的家乡好,我的家乡河北省遵化市更是可圈可点. 自然遗存与人文景观比比皆是,光世界文化遗产就有两处--人间奇迹之一万里长城和保存最完整.规模 ...
-
国印乡痕| 说灯
全文共2168字 阅读全文需7分钟 几天前,卧室的灯暗了下来,不知何故,又开关了几次还不亮,看看其它地方都无异常,便知是灯管出了问题,俗话称--烧了. 第二天,买灯管前,怕出错先用手机 ...
-
国印乡痕| 一棵树的记忆
全文共1923字 阅读全文需6分钟 过去农村树多,村内一半的天空中有着树的身影.去个陌生的村庄,指路人左右指引,完了往往会说一句,见着有一片树的地方就到了. 树的品种有槐树.榆树.杨树 ...
-
国印乡痕| 作家王立新:对文学热爱真切
本文作者与作家王立新合影 全文共1766字 阅读全文需5分钟 1月9日上午在唐山新华书店参加品书.选书活动,见到些熟悉的文友.因为人不多,初次相逢的几位很快也认识了. 冬天日短,活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