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印乡痕| 遵化与《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
唐山为什么牛?一组老照片,足以说明
一组老照片 带你看懂什么是"唐山精神"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后,一个以王国藩.杜奎为领导的只有23户贫农参加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遵化县西铺村诞生了.除 ...
-
冀东之行-遵化-清东陵
清东陵位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125公里,占地面积80平方公里.清东陵建于顺治18年(1661年),历时247年丶陆续健成217座宫殿碑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 ...
-
国印乡痕|岳父是本书
全文共1150字 阅读全文需4分钟 岳父在世时觉得他象加盐的水淡而有味,岳父不在了觉得他象一坛老酒闻久愈香.接下来,随着离别岁月的渐远渐长倒愈发让人感觉他就象一本书,愈读愈耐读起来-- ...
-
国印乡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全文共2193字 阅读全文需7分钟 农村的改革巨变始于土地,且是个渐进的过程.三四年时间内,先是农活小段承包,然后是联产承包,再后才是彻底分田单干,叫大包干责任制. 小段承包属牛刀小试 ...
-
国印乡痕| 冀东砸夯号子
全文共2022字 阅读全文需8分钟 过去,乡村里的劳动往往是沉累的,而乡村里的歌声则是悠扬的. 不知哪时,也不知是谁,把歌声融进了劳动里,于是,那劳动的辛苦里便有了轻松,有了乐趣.砸夯 ...
-
国印乡痕| 文学里的时光味道
全文共1575字 阅读全文需5分钟 见我闲人般的日子,便有朋友问我能写几本书,我竟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知道会写多少,就像稚童不知道自己人生未来一样.因为写作是靠心智的,是水到渠成后再 ...
-
国印乡痕 / 散文 / 麦秋,麦秋!
农事里有两个秋天--大秋和麦秋.大秋是所有粮食及其它农作物收获的季节,高粱.玉米.谷子.豆子.粳子.白薯.芝麻.棉花.麻类.萝卜.白菜等等.大秋作物多,成熟时间也早晚不齐,从"处暑十天乱割谷 ...
-
国印乡痕| 说灯
全文共2168字 阅读全文需7分钟 几天前,卧室的灯暗了下来,不知何故,又开关了几次还不亮,看看其它地方都无异常,便知是灯管出了问题,俗话称--烧了. 第二天,买灯管前,怕出错先用手机 ...
-
国印乡痕| 一棵树的记忆
全文共1923字 阅读全文需6分钟 过去农村树多,村内一半的天空中有着树的身影.去个陌生的村庄,指路人左右指引,完了往往会说一句,见着有一片树的地方就到了. 树的品种有槐树.榆树.杨树 ...
-
国印乡痕| 作家王立新:对文学热爱真切
本文作者与作家王立新合影 全文共1766字 阅读全文需5分钟 1月9日上午在唐山新华书店参加品书.选书活动,见到些熟悉的文友.因为人不多,初次相逢的几位很快也认识了. 冬天日短,活动完 ...
-
国印乡痕| 老油房
全文共1654字 阅读全文需4分钟 编者按 国印老师的乡痕系列散文,如一轴徐徐展开的长卷,向我们展示了华北农村六.七十年代生产.生活的生动画面.在这幅画卷中,有国印老师忠直地体察.宽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