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走近观音山/覃太祥

(0)

相关推荐

  • 海天佛国普陀山

    2011年10月,一家三口同游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海天佛国"普陀山.10月2日,动车抵达宁波与当地朋友会合.10月3日,两家人一部车,共赴海上仙山.南海圣境. 舟山跨海大桥一路 ...

  • 四面观音立平和,漳南此山即普陀

    四面观音立平和,漳南此山即普陀 黄 武 疆 观音 圣像 人民有信仰 民族有希望 国家有力量 平和天翔文化园四面观音落成 丁酉岁末(西元2018年02月07日),由天翔大德(黄六味,字殿翔,号天翔居士) ...

  • 晨之风散文《觉悟普陀山》

    辛丑年的暑假,我从中原之地,有幸来到海上仙山--普陀山,踏上这片神圣宝地,在香火缭绕里,实地感受了名副其实的佛国意蕴,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在这里,我的精神世界得到得到一次抚慰和陶冶,带来的觉悟是多方面 ...

  • 美丽中国-696-:普陀山赋

    天地化万物,佛国兴海天.普陀山者,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道场也.五朝恩宠,千年兴革:香火鼎盛,声名广远.呜呼!宇内灵山,世外净国无双焉! 神圣普陀,佛教名山.溯源追根,安期生①首开入山先河:原号梅岑, ...

  • (启书原创)心中有禅意,何处不仙山——记灵泉山

    拜谒灵泉 走近这座距今一千四百余年的蜀中名刹灵泉寺,亲历幽山茂林.甘泉古宇,身处灵山秀水,聆听悦耳梵音,心中顿时就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宁静. 位于遂宁城东灵泉山的灵泉寺,与广德寺隔涪江相望.寺庙依山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福建邻居/刘永祥

    楼下住过一家南方人,福建泉州的,男姓陈,女姓王,来呼和浩特市十多年了.刚来时,夫妻俩带一孩子,卖水龙头.坐便等卫浴产品,给呼市市区及周边县城商店送货,起早贪黑,很辛苦:租的是一楼,既当住家,又当仓库.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春满思源/刘景常

    美丽的思源,花事正浓,行政楼后面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大朵大朵白色的樱花早已挂满了枝头.就连前一阵子长出绿油油小叶片的海棠也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一片灿烂.学校医务室西侧金黄色的麻叶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路上,爱在杭瑞线之间/董金官

    那年初夏,没有太多行囊,只有一个黑色的单警装备包.里面装载着我的十七年寒窗,父母佝偻的背影,还有往后那一身藏青色戎装的责任.我记不清自己是如何把它从那辆大巴车的储物仓,挪到警校培训学员的宿舍,只记得自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口街的老澡堂/马双喜

    豫北名镇道口镇,在历史上曾被冠于"小天津"之称的美誉.这是因为晚清光绪年间,道清(道口至清化)铁路.卫河水路和土路(道口至濮阳.清丰.长垣.内黄等地)相交于此,因此道口成为豫北重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荆条/梁丽平

    牡荆,是书本上的学名,在民间叫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其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成串,生于当年生枝条末端,淡紫色,花期6至7月,荆花最亦酿花蜜,在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荒坡山地阳坡之上,常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飘雪的日子/李增强

    印象中的青龙湖,冬季有一种颜色始终让人向往如初.亦如三月的垂柳永远钟情于和煦的春风. 青龙湖是个人工湖,偏安于小城的西北部.原先是一座废弃的砖瓦窑厂,后来蓄水成就了今天的青龙湖.如今,这里遍植绿树红花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杏祭/郭建荣

    时下正是杏子黄熟时节,看着满树橙黄的杏子,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剔透,忍不住流口水的记忆,又静静的漫步在脑海里. 小时候最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杏子熟了,它是冬去春来,山里孩子迎来的第一种水果,孩子们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淳朴民风在早集/陈广德

    爽利的一夜,在甜梦正酣的三更时结束.从临街的窗,又听见若有若无的阵阵"踏踏".哦,久违了,家乡早集的脚步. 这是窑湾,苏北小镇,京杭大运河从这儿流过.古时这河里有船,岸上有纤,纤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