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闲话唐容川的不寐思路
相关推荐
-
数据挖掘和疗效评价,总结出李七一教授治疗失眠的药法规律
数据挖掘和疗效评价,总结出李七一教授治疗失眠的药法规律,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医堂李七一教授门诊失眠患者的病案, ...
-
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
原标题: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泣,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亦补脾气.&quo ...
-
五脏喜欢什么运动?我们从心肝脾肺肾说起;...
我们从心肝脾肺肾说起: 1.心喜--拍肘窝--祛X火.助睡眠 2.肝喜--擦两肋--疏G解郁 3.脾喜--揉肚子--调脾胃.助消化 4.肺喜--深呼吸--呼吸畅.强心肺 5.肾喜--搓后腰--暖腰强肾 ...
-
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解释《灵枢•五色》面诊
望形察色 形是肢体.色是面部.此理最微比脉更难.今且举其大略.使人得其门径.西医于察色未深考. 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言五色命于 ...
-
民国大家唐容川
<血证论>,是清代着名医家唐容川论述血证的专书,是唐容川治疗血证的临床经验总结.该书"吐血篇"指出了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 ...
-
唐容川《血证论》治血四法探讨
<血证论>,是清代著名医家唐容川论述血证的专书,是唐容川治疗血证的临床经验总结.该书"吐血篇"指出了治疗血证的四大原则,即"止血.消瘀.宁血.补虚" ...
-
另外,唐容川《血证论》里面也有一些记载,...
另外,唐容川<血证论>里面也有一些记载,他说口苦是胆热,这个和前面没有什么差别,口甘是脾热.口苦胆热用什么方子呢?用小柴胡汤加黄连,口甜用甲己化土汤(白术.甘草)加天花粉.茵陈.黄芩.石膏 ...
-
清代医学家唐容川:阴阳水火气血论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何以言水即化气哉? 01 气着于物,复还为水,是明验也.盖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 ...
-
唐容川本草问答摘录一20210310
唐容川本草问答摘录一20210310 问曰∶辨药之法,以形色气味分别五行,配合脏腑,主治百病,是诚药理之大端矣!而物理相感又有不在形色气味上论者.譬如珀琥拾芥,磁石引针,阳起石能飞升,蛇畏蜈蚣,蜈蚣 ...
-
唐容川在《血证论·阴阳水火论》中称“人之...
唐容川在<血证论·阴阳水火论>中称"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守"."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通则血足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不寐(上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不寐(上篇) 王东海 <顾松园医镜>论不寐:不寐之故,属心血不足,有热所致.故仲淳曰∶治不寐当以养阴血,清心火为要.然亦有因肝经血虚,气滞而不寐者,则当疏肝养血.有因胸膈痰壅 ...
-
学习资料唐容川对气之发挥
本文选自<本草问答评注> 唐容川进士对气之发挥,可补<内经>及汉唐以下诸家之不足,如云"水即化气",因"气著于物,复还为水,是明验也.盖人身之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