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正气存内(三)
相关推荐
-
论语:攻乎异端(2—16 )
孔子认为,但凡治学要治正学.守正道,不能研究那些异端邪说.不然,于自己.于社会都是很有害的事情.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注释] 攻,攻习.攻读.研究. 异端,背离正道的 ...
-
素说论语:为政篇(16)
一原文为政第二2. 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试解]孔老师说:"学和思是统一的,学需要借助思方可蓬勃向上,思需要学的营养才能茁壮成长.学和思不能偏执于一端,就 ...
-
《凡事皆两端》
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有地球的存在,有宇宙的存在,有银河系的存在,所以凡事皆两端.两端平衡,一端善意,一端憎恶:一端飞禽走兽,一端鸟语花香. 我们常常遇到似曾相识的景色,可总是渴望,总是觉得捉摸不透,而等 ...
-
《中庸》注释(七)
[原文]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 孔子说:"道 ...
-
【讲述】正气存内(五)
中 斯医在兹 当其位.当其时为正,从外而言,是四时当令之气,从内而言,便是时时处于当下.我们从正的造字可以看出,正从止.从一,故<说文>言正为:一以止.换一个说法就是:止于一为正.止于一, ...
-
【讲述】正气存内(四)
中 斯医在兹 偏执产生情绪,情绪又不断激化偏执,致使我们远离中正平和.中正是生命的基座,偏离中正,生命的大厦必然倾斜坍塌. 山西南部有一个闻喜县,出过不少人才,县名虽为武帝所赐,但闻喜真正的出处还在& ...
-
【讲述】正气存内(二)
中 斯医在兹 情绪之所以最能影响正,乃因情绪最为二元对立的特质.过去看<中庸>,总以为子思将"喜怒哀乐之未发"作为"中",作为"天下之大本 ...
-
【讲述】正气存内(一)
中 斯医在兹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大家极熟悉的文字,它出自<素问·刺法论>中.只是对于何为正气?也许还有很多含糊不清.其实,在<内经>的体系,正的定义是确有所指的. 在< ...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是生病,都是先虚而后病!
先虚而后病 无论什么病,只要是生病,都是先虚而后病. 通俗地说,"虚"说明人体正气不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人体正气旺盛,才能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 ...
-
尚先早课|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是<内经>中的两句经典名言,所言皆为中医学发病观. 上句出自<素问·评热病论>.中医学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关乎正.邪两个方面,若正气虚弱,邪气则可乘虚而入.反言之,邪气之所以 ...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辩证艾灸,把感冒一网打尽!
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黄帝内径>特别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的情况下,或人体阴阳失衡,病邪内生,或外邪乘虚而入, ...
-
央丨视官宣版“八段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实在太好了
央丨视官宣版“八段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实在太好了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解析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语出自<素问遗篇·刺法论>,祖国医学把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称为"正气",凡一切致病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