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原文 译文(十六)
相关推荐
-
三国时期的易学大家
虞翻 时间:2012-11-18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吴越 吴越认为三国时期是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学术大发展.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三国时期,不光行军打仗.施政权谋方 ...
-
读通鉴(59)找到当皇帝的感觉
读通鉴(59)刘邦得到帝王的感觉 秋天,匈奴围韩王信于马邑.韩王信数次派使者入胡,求和解.汉朝发兵救韩:疑韩王信数次间使,有二心,命人责让韩信.韩信恐诛杀,九月,带着马邑投降匈奴.匈奴冒顿因而引兵向南 ...
-
《诗经》第二十六篇 柏舟
这是一首妇人自伤于遭受遗弃为群妾所欺的诗,表露了她无法倾诉的委曲和忧伤.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 ...
-
?《诗经》第十六篇 甘棠
这是一首怀念召伯,赞颂召伯德政的诗.召伯辅助周宣王征伐南方的淮夷,建立了很大的功勋,而且他善治四方,甚为人民所喜爱,因此人民作诗纪念他.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
-
诗经臆读十六:桑间濮上,有多少、幽欢佳会
鄘风·桑中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 ...
-
《尚书》原文 译文(六)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先秦文献资料. 康诰 [原文] 王曰:"呜呼 ...
-
《列子》原文 译文(六)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哲学著作,后被尊为<冲虚真经>,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与 ...
-
《颜氏家训》原文 译文(六)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 ...
-
《诗经》原文 译文(十六)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 ...
-
《淮南子》原文 译文(十六)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汉代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集体创作的一部道家名著. 淮南子卷十五 兵略训 [原文] 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 ...
-
《世说新语》原文注释及译文(卷二十二到卷二十六)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六章 寻根章 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