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解剖专栏 | 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很易误诊为前庭周围性疾病!

(0)

相关推荐

  • 以突发性耳聋为首发症状的后循环卒中1例报告

    患者男,54岁,因"突发头晕伴左耳听力下降3d"于2017年1月5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未监测血压:否认糖尿病.脑梗死病史,近期未诉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 ...

  • 「颅脑解剖基础」第二期,神经科医生必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阅读 快快来学! 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神经科医生,颅脑解剖基础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在这方面也走了很多弯路,经过不断的学习,笔者将颅脑解剖基础入门知识总结如下,非常浅显易懂(神经 ...

  •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解剖学、病因学和临床表现

    前言 后循环缺血(PCI)是一种与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相关的临床病理状况,主要发生在脑干(48%的病例)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区域(36%的病例).PCI 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 20-25%,年调整 ...

  • 不同眼动特征在中枢性孤立性眩晕中的诊断

    中国卒中杂志  作者:赵性泉 王拥军 平曼 米东华 李子孝 中枢性孤立性眩晕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眩晕,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及听力损害,常伴有恶心.呕吐及心率加快等自主神经症状.孤立性眩晕可 ...

  • 小脑梗死综合征

    小脑梗死是由小脑血管的血栓性或栓塞性闭塞所致.临床表现和导致的功能缺失是与受累的特定血管和侧支循环的状况有关.主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头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肢体笨拙.构音障碍.复视和警醒水平降低 ...

  • 解剖讲述(小脑前下动脉AICA)

    前沿:了解AICA或者PICA有助于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有更为精准的把握,然而对AICA解剖知识仍不甚明朗,本期着重来学习他行程和分布.由于这部分解剖变异较大,没有适合的图片(可参阅上期图片),读起来比 ...

  • 曾国藩:为何你的人脉关系总是很差?因为你总是少做一件事

    为何你的人脉关系总是很差?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反思这个问题. 人脉关系总是很差,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一点,晚清名臣曾国藩直到47岁的时候,才真正悟到了其中隐藏的奥妙. 其原因就是:因为你总是少做一件事.这是 ...

  • 辩证不凭脉疗效也很高——兼记逢春兄济南行

    一三生 中医要凭脉辩证,可是也有人仅凭望闻问,不诊脉,辨证论治的效果也很妙--这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逢春. 逢春年轻时患了重病,几十年一直在求医问药,后来通过民间中医网,接触到了真正的中医,从此发奋学习 ...

  • 脊柱与脊髓的临床解剖(最经典图谱,没有之一)

    寒A. 脊柱和脊髓(颈部,前面观) 1.前纵韧带:2.横突前结节:3.枢椎:4.第5颈椎椎体:5.胸膜横断缘:6.横突结节间板:7.椎间盘:8.第1肋头关节:9.寰椎侧块:10.横突后结节:11.前斜 ...

  • 心理学:为啥你的人脉关系总是很差?因为你不懂“自我中心原理”

    心理学家指出:为啥你的人脉关系总是很差?因为你不懂"自我中心原理"! 从婴儿时候开始,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首先以自我为中心.在从童年到成年的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心理的发展以及外力 ...

  • 临床常用的抗血栓药物汇总,很全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温故而知新,你还能有所补充吗? 抗血栓药物是指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治疗已形成血栓的药物.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以下 3 类: 抗凝药物:抑制凝血过程: 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 ...

  • 16寒的临床辨别舌诊脉诊问诊三诊合一确定真正的寒

    16寒的临床辨别舌诊脉诊问诊三诊合一确定真正的寒

  • 中医脉诊真的很难学吗?明代名医李时珍:不一定,先把歌诀背熟吧

    在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诊脉几乎成了中医里独居标识性的符号.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只要是中医,基本上都要会诊脉,并且对把脉诊病看得十分奇妙.然而,脉诊这门学科却不容易传承,就连脉学的 ...

  • 体表解剖专栏:颈部体表

    第1颈椎后结节 [要点提示]第1颈推又称寰椎,其形状与其他颈椎差别较大.该颈椎没有椎体,没有棘突,呈环状,故名寰椎.在寰椎后弓的后部,与一般颈椎棘突相对的位置生有后结节,是头后小直肌等软组织的附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