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玺临摹第十五:“呼应”的价值
相关推荐
-
玺印丨东方器物鉴赏
>>>玺印<<< 玺印是凭证工具之一.国家.官吏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皆须以印记为凭证,于是官.私玺印产生了.玺印大约始自东周,代代相承,未曾间断,完其发展. VOL. ...
-
战国燕系古玺欣赏(一)| 超高清印面
战国 · 燕玺 第一集 共计 19 件 (如有侵权,请告知) 战国 燕 燕国地处战国七雄的最北部,其统治地区包括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大部,其西北部和北部兼有山西和内蒙古一 ...
-
先秦古玺43:上谷和丞
战国燕官鉨. 古文中"上"或作"堂"."上谷"为燕国郡名,"和丞"是官职. 此印宽边细文,极似三晋朱文小鉨.章法上四字紧 ...
-
《出土文献》|张传官:汉简《苍颉篇》释读举隅
汉简<苍颉篇>释读举隅 张传官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本文以汉简<苍颉篇>的释读为中心,通过旧有材料的新 ...
-
古玺临摹:满白如何不板滞?呼应的手法有几种?
我们学篆刻,初学汉印后有一个创作阶段,最容易上手创作的章法格式是"满白",为什么呢,因为不用考虑更多的章法因素,就只是将入印文字调整好篆法均匀满布在印面上就好了.不均匀的地方,想办 ...
-
古玺临摹:如何识别一方战国古玺的地域归属
我们临摹古玺已经接近50方,本文发布我们古玺作业的第47-50方.在临摹古玺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识别一方战国古玺的国别,本文同时也讨论这个问题. 先说作业 古玺作业的第47方,是这方三晋小玺&quo ...
-
【经典】黄宾虹藏古玺印之十六
连史纸线装 四册一函 署年:1993年9月,浙江省博物馆原印精拓,朵云轩出版 说明:黄宾虹(1865-1955),我国现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历任国立艺专.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央美院民族美术研究 ...
-
盛世过眼录 | 惊鸿一现古玺印 第十辑
假司馬印 魏晋,鼻钮 印面约24.4×24.2mm,高19.4mm 成交价:RMB 18,500元 魏晋时期官印,铜质坚实,印面边缘有小磕碰,运刀犀利,笔意遒劲,整体品相好. 身自發此·再拜上信 汉, ...
-
盛世过眼录 | 惊鸿一现古玺印 第十二辑
司工(司空)安 战国,鼻钮 印面15.2×14.7mm,印高13.420mm 南郷三老 · 翟文 汉,穿带 印面方20.5mm,印高8mm 西汉时期罕见穿带官印. 戴未央 汉,龟钮 印面16×17mm ...
-
盛世过眼录 | 惊鸿一现古玺印 第十四辑
陈果成印 汉,龟印 印面23.2×22.5高17.2mm 西汉时期美品大型龟钮印章.龟形漂亮,龟背纹饰清楚,印文漂亮.此印尺寸较大,是用官印坯子凿刻而成. 肖形"虎" 战国,鼻钮圆 ...
-
盛世过眼录 | 惊鸿一现古玺印 第十五辑
鷹揚將軍章 魏,龟钮 印面20×20高23mm,重36.6克 十六国时期官印.鹰扬将军为武官名,始见于三国魏.<三国志·魏书二十八>注引<魏书>说文钦"转为庐江太守. ...
-
盛世过眼录 | 惊鸿一现古玺印 第十六辑
智喗邪 · 臣喗邪 汉,穿带印 印面21.2×17.8厚6.2mm 汉代长方形穿带印,形制少见. 魏臧 · □□ 秦,穿带,银质 印面12×12厚4mm 一面为魏臧,文字流美俊逸,字口干净漂亮,另一面 ...
-
盛世过眼录 | 惊鸿一现古玺印 第十八辑
晉率善羌邑長 晋,骆驼钮 印面22.3×22.7高26.3mm 段甲私璽 秦,覆斗纽,玉质 印面18.2×18.5高14.3mm 蘇蔑 三晋,鼻钮 印面方13印高11mm □□·□□ 战国燕系,穿带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