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何绍奇:辛凉解表面面观
相关推荐
-
辛凉解表
一 银翘散<温病条辨> 二 桑菊饮<温病条辨> 三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四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
『古方新解』何绍奇谈半夏泻心汤及其变方
半夏泻心汤及其变方 <伤寒论>的五个泻心汤中,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的用药较为近似.半夏泻心汤为三方中心,生姜.甘草二方可视为半夏方的加减方. 半夏泻心汤 原文说" ...
-
『古方新解』小青龙汤去麻辛法
历代医家中,不乏善用经方者.若论活用经方,真正做到"圆机活法"者,清代医家叶天士当为其中之一.当代医家程门雪曾有一句中肯的评语:"天士为善用经方之法者,历来诸家之用经方, ...
-
『古方新解』刘绍武评讲《伤寒论》
□ 马文辉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刘绍武(1907年~2004年),山西襄垣人,主任医师,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先生勇于实践,长于思考,敢破敢立,在毕生研习<伤寒 ...
-
『古方新解』甲乙归藏汤方解
来源:河北省沙河市中医院 作者:李彦坤 甲乙归藏汤出自晚清名医费伯雄.甲乙归藏汤组成:珍珠母25克,青龙齿6克,醋炒柴胡3克,薄荷3克,生地18克,当归身6克,酒炒白芍5克,丹参6克,柏子仁6克,合欢 ...
-
何绍奇:辛凉解表面面观(有何老验方)
辛凉解表面面观 金代刘河间,不满于医人墨守仲景成规成法,倡用"辛凉.甘寒解表"之法以治热病.但刘氏之所谓"辛凉之剂",不同于后来温热学家的桑菊.银翘之类处方,而 ...
-
『古方新解』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顽固性咽炎的体会
摘要:咽喉痛楚,不论新旧,只要服清凉无效或加重,或用抗生素3天以上无效者,虽无明显虚寒证可辨,皆以麻黄附子细辛汤试探之,服后咽部不适稍有加重者,则改弦易辙,另寻他法:若效,即投麻黄附子细辛汤,数剂多痊 ...
-
『古方新解』麻黄附子细辛汤还能这样用
来源: 作者: 李某,男,78岁,2011年11月13日初诊.患者有糖尿病史30余年,高血压病史20余年,长期使用胰岛素.降血压药维持治疗.近2年精神欠佳,反复"感冒",要求中医治 ...
-
『古方新解』平脉辨证 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临床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不必拘泥于有表寒的存在.但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阳虚,二是寒象.此寒象包括寒邪客于肌表而产生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亦包括寒邪直中少阴而产生的阴冷.阴缩--寒客于经络关节而导致的肢 ...
-
『古方新解』浅析“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可知少阴病,当无热恶寒,而此处却"反发热".这是此汤证之立法准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