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林散之、童大年临《石门颂》才能和勤奋两者兼备
相关推荐
-
隶书简史
隶书起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隶书的形式主要有三类:一是简椟类,二是石刻类,二是墨迹本类.其中简椟类隶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石刻类隶书包括石碑镌刻和摩崖凿刻,是最重要的隶书存在形式,以汉代隶书为代 ...
-
林散之:书法如何才能脱掉“俗”气?
学字要才.学.识."才",是自己的本能,指天资,但单纯靠此不能成功:"学",是学问,"学"的时间最长,三五年,几十年,在古人里面钻:躯壳脱掉 ...
-
林散之:书法如何才能脱掉“俗”气?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 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 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 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 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 诗人.书画家,尤 ...
-
黄易、林散之、汤滌临《西峡颂》将碑与帖相互融合
黄易临<西峡颂> 黄易临<西峡颂> 黄易所处的生活时代和家庭背景的影响造成黄易在书法审美取向上具有双重特性.黄易出生书香门第,其父精于书法,是传统帖学代表张照的追随者,在这样家 ...
-
独领风骚的苏作㠛村石砚——砚林散叶:那些关于砚雕的传奇(上)
<苏州日报>2021年05月08日 B02版 □春生 苏州"灵岩山下有㠛村",㠛村石因而得名,从汉代起,㠛村石就被开采用来制作砚台.㠛村产的砚台石品色泽古朴.典雅而妍丽 ...
-
林散之《扬州杂诗十首》手卷,波谲云诡,出神入化
林散之<扬州杂诗十首>手卷,波谲云诡,出神入化 玄赏斋2021-04-30 09:29:53 林散之自作诗<扬州杂诗十首>手卷,纸本,行草,横788cm,纵32cm,作于198 ...
-
林散之 草书欣赏
林散之 草书欣赏
-
林散之这60句话,把笔法讲透了!
林散之这60句话,把笔法讲透了!
-
林散之70岁时临写《张迁碑》,这才叫临帖
林散之,草圣.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自幼喜欢书画.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 ...
-
行书怎么写出力量感?林散之用5句话给你说明白!
力量感,一直是学习行书的朋友追求的.楷书还好说,书写起来还好把控一旦写起行书,一不小心,就会写的浮漂无力.那么,要想写出行书的力量感,应该注意什么呢?小编才疏学浅,不敢擅自评论,我们还是听听林散之是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