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wui Enwezor:艺术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

Frank Bowling,Philoctetes Bow,1987,acrylic on canvas,183x360cm.
本篇编辑:大笑笑
文字:袁洁
图片:网络
书写逝者并不会让生者感到好受,不过,足矣让人理性起来。正如此刻,混沌于日常的我坐在电脑前挨个敲下如下伟大的名字: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奥奎·恩威佐(Okwui enwezor)、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 )、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 Wolf)、特瑞·奥尼尔(Terry O'Neill)……有一种现实的残酷提醒我:每年的逝者榜单里的人数只可能不断增加,不可能减少,灵魂无论多么杰出,也不可能对抗时间的法则。2019年是他们,2020年又会是谁呢?
我很喜欢中国哲学理论家孙周兴的一句话:人总能重新开始。这种“开始”指代人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几乎是革命性的,暗示出艺术本质上不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宿命轮回,而是新的开启。
2019年逝者名单中的他们没有带走摄影,相反,他们为摄影铺设出更多条道路。写到这,让我想起哲学家尼采在生命弥留之际,躺在医院病床上看着一旁为他哭泣的妹妹反而安慰说:“伊丽莎白,你为什么要哭呢?难道我们不幸福吗?”是啊,我们无需为这些逝者哭泣,人虽已离去,但摄影总能重新开始。

奧奎·恩威佐
1963年10月23日-2019年3月15日
2019年在当代艺术领域最让人悲伤的事情,莫过于备受爱戴的奧奎·恩威佐的去世。
1963年,奧奎·恩威佐出生于尼日利亚,17岁的时候随家人移居美国,由于在新泽西城市大学攻读政治学位的期间,他强烈感受到政治与当代艺术之间的紧密关联,因此,毕业后不久便进入到了当代艺术领域从事策展的相关工作。

由Okwui Enzwor策划的Frank Bowling的作品
Bowling,Middle_Passage,1970,acrylic on canvas,321x281cm
恩威佐从来没有回避过自己的身份,没错,他是一个非洲裔的策展人,在白人独霸话语权的策展领域,却做出了相当伟大的成就:他曾是唯一一个担任过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国际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和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的非洲裔策展人。

由Okwui Enzwor策划的Frank Bowling的作品
Frank Bowling,Moby Dick,Acrylic on canvas,250.5x189cm,1981
在他去世前,他还是慕尼黑艺术之家博物馆的馆长,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惠特尼美术馆等众多顶级美术馆的策展人,以及弗朗西斯科艺术学院、匹兹堡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的艺术史教授。

由Okwui Enzwor策划的Frank Bowling的作品
Frank Bowling,Philoctetes Bow,1987,acrylic on canvas,183x360cm.
是什么让奧奎·恩威佐如此充满魅力?或许是因为他一直致力于艺术全球化,拓宽了西方艺术的世界维度:1996年,他在古根汉姆美术馆策划了“洞察/视线:1940年至今的非洲摄影”展(In/Sight: African Photographers 1940 To The Present),将30位非洲摄影师推向了世界,那一年他只有33岁。
之后他继续发力,借助2002年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推广了众多非欧洲以外国家的和地区的艺术家获得了世界认可。

由Okwui Enzwor策划的Frank Bowling的作品
Frank Bowling,Polish Rebecca,Acrylic on canvas 277x359cm,1971
2015年是恩威佐职业生涯的一个高峰,他以怜悯、共情、前瞻的视角,为当代艺术史贡献了出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届威尼斯双年展,那一届他所策划的“全世界的未来” (All the World's Futures)的展览让人们看到了当代艺术的另一面:怜悯与博爱。

由Okwui Enzwor策划的Frank Bowling的作品
这是一位真正坚信艺术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奧奎·恩威佐用其艺术成就证明了这一点。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完——
本文首发于《中国摄影》杂志2020年第1期《逝者》栏目,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