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 《曾经巫山》之“留在花季”
相关推荐
-
吴融:深情的凝视
知青杨代银 吴 融 2010年8月28日星期六,又一个知青离开了我们,他只有57岁,因患多发性骨髓瘤而逝.这个知青名字叫杨代银,重庆二钢厂特殊钢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杨代银走了,他走时不忘 ...
-
畅游三峡(上)
畅游三峡(上) 文\寻吟子 此次川渝旅行,历时十天,在成都.峨眉山.乐山游历一周后即返回重庆.在重庆参观了著名渣滓洞集中营.周公馆.重庆大会堂.足迹移到江边,观赏了长江上游气势汹汹.万马奔腾的浩浩荡荡 ...
-
方裕炯:方裕炯新春诗抄
方裕炯新春诗抄 文/方裕炯 近日,在"故人旧事2020"公众号上读了若云的<下岗后的艰难生存>,感叹作者不幸遭遇,联想自己十多年的打工生涯,酸甜苦辣涌上心头.我曾写的千 ...
-
吴融:张大千笔墨忆三峡
张大千笔墨忆三峡 作者:吴 融 1969年,全国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展开,我们重庆一中同学乘船去巫山当知青.轮船在长江艰难航行,云遮雾罩.万峰列阵.浊浪滔天的影像,永远镌刻在记忆里.那时轮船从朝天门出 ...
-
往事 ‖ 忆巫山(五)
邵红峰 文/ 大庙除夕夜 人过七十,不知在家过了多少个除夕之夜,但最难忘的,还是50年前在巫峡的那个除夕夜. 巫峡的冬天,来得早,去得晚.巫峡的春天如盛装淑女,巫峡的冬天则是银装素裹的少女. 我曾 ...
-
往事 ‖ 忆巫山(四)
邵红峰 /文 高山打柴 我们安家落户后,热情的乡民不但时常送菜来,还顺带送来一些干柴,以便我们烧火煮饭. 天天烧火煮饭,乡民送的干柴烧不了几天,就供应不上了. 为了打柴,我们事先向乡民了解了一些情况. ...
-
往事 ‖ 忆巫山(三)
邵红峰 /文 大庙是个好地方 巫山大庙四周,巨峰环绕,中间平坝犹如一个小小的盆地.南行30公里可接湖北建始县,北行50多公里可抵巫山县城.这里是一片安祥宁静的天地:天是蓝蓝的天,山是青青的山,水是碧绿 ...
-
往事 ‖ 忆巫山(二)
邵红峰/文 生产队安家 当年在大庙农村水田,班上四位同学唯一的合影.左二为作者 文昌大队分布在报丰河左岸台地上,共分三个生产队.这里呈山沟式地貌,乡民都居住在山麓斜坡台地上,地势一个队比一个队高.文昌 ...
-
往事 ‖ 忆巫山(一)
邵红峰 /文 落户巫山 51年前,也是四月的天气.我们班4位男生集体下乡落户巫山,离开了重庆三中(南开中学),乘客船经过长寿.涪陵.丰都.石柱.万县.云阳.奉节,最后停泊在川东东边最远的巫山县.我们在 ...
-
往事 ‖ 喜庆巫山解放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王泽兰 /文 国民党统治的巫山县,终于在1949年12月2日胜利解放.从此,全体劳动人民结束了几千年被奴役.被剥削而贫困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吃"人的悲惨历 ...
-
往事 ‖ 曾经巫山之《还是怕“鬼”》
吴融 /文 1969年,重庆一中知青在巫山县照相馆合影(第二排左三为作者) 书中形容夜静为"万籁俱寂",就是什么声音都没有了,我在农村的亲身体会不是这样.黑夜中伸手不见五指,周围 ...
-
昆仑奴往事:那些永远留在唐朝的悲惨黑奴
每当今人提起古代奴隶制,总是不免想到罗马斗兽场.阿拉伯海盗和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业主.但他们大都不会在意,千年之前的盛唐也曾大量使用奴隶,并将进口地扩展到非洲.为统治者的万邦来朝气象,添上一缕浓墨重彩的深 ...
-
往事只能留在记忆里,你只管大胆地向前走
<撒野>中谁说过一句话: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你我都没必要停滞不前,一味的活在过往的岁月中感怀伤秋,那样的人生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