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斋||吴友如
上海是中国现代设计的摇篮和发源地,其中平面设计开始得比较早。这里出版发达,并且很早就有西式的报纸和杂志印刷和发行,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基础,而提到这个基础,就不得不提到点石斋画报和吴友如先生了。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每期画页八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共发表了四千余幅作品,反映了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和中国人民抵抗外侮的英勇斗争,揭露了清廷的腐败丑恶现象,也有大量时事和社会新闻内容。当时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这些画家多参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优美。
我们可以大致欣赏一下











作为晚清西学东渐大潮中的标志性事件,《点石斋画报》的创办,涉及诸多至关重要的领域。首先,它开启了图文并茂因而可能雅俗共赏的“画报”体式,这既是传播新知的大好途径,又是体现平民趣味的绝妙场所,日后大有发展余地。其次,“画报”之兼及“新闻”与“美术”,既追求逼真,也包含美感,前者为我们保留了晚清社会的诸面相,后者则体会到中国美术的擅变。再次,“画报”之兼及图文,二者之间,既可能若合符节,也可能存在不小的缝隙,而正是这些缝隙,对晚清的社会风尚、文化思潮以及审美趣味的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最后,那些并非无关紧要的图中之文,对于理解晚清报刊文体的变化,同样也不无意义。至于百年来诸多文人学者对此“遗迹”之追摹、怀念与凭吊,则从另外一个侧面,理解这一晚清独特的文化景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