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唐太宗因为魏征直言犯谏砸他墓碑?其实不是,是心有不甘
相关推荐
-
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
魏征早年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于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 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李建成.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李世民一见魏征就责问他: ...
-
李世民砸魏征墓碑,发泄魏征的犯颜直谏?别再被骗了,这才真相!
如果要评出古代君臣的最佳搭档,那么李世民和魏征的组合说第二,估计没人敢说第一!魏征敢言直谏,什么话都敢说,唐太宗善于纳谏,什么话都能忍,两人一起开启了贞观之治! 关于李世民忍耐魏征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不 ...
-
李世民与魏征是模范君臣?那是套路!唐太宗亲自砸了魏征的墓碑
主流历史书,有这样的记录! 唐太宗李世民对臣子魏征高度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已去,吾失一镜矣." 李世民与魏征是模范君臣? ...
-
男人的嘴,决定他的未来
文 | 有书苏沫 · 主播 | 阿成 有书君说 唐太宗时期,最有名的大臣是谁? 大家自然会想到魏征,他是中国古代谏臣的楷模. 魏征与唐太宗之间"君明臣直"的形象,更是一度成为一种政 ...
-
李世民的标榜臣子魏征,在死后却被砸毁墓碑,他俩究竟有什么怨恨
唐朝的名将魏征,当时他是众宰相中最被李世民看好的,对唐朝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是为什么在魏征死后,李世民要损毁他的墓碑,后来又要修复完整呢? 李世民和魏征,在历史中的美名广为流传,一直当做贤君和忠臣 ...
-
在唐代,被誉为有“君子之风”,虞世南算是其中之一,他是唐太宗的贴身秘书,直言敢谏,深得唐太宗敬重,时称“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古代文人,以"君子"为目标,何为君子,在孔子看来:以行仁.行义为己任的人,才能算是君子!而在唐代,被誉为有"君子之风",虞世南算是其中之一,他是唐太宗的贴身秘书 ...
-
直言敢谏的魏徵,为什么做不了唐太宗的谋臣
历史大学堂 出品 文:牛奕达 编辑:莉莉丝 一提到魏徵,大家都首先想到一个直言进谏的重臣的人物. 是啊,那个一生用无数次怼皇帝的画面组成的大臣,成了当时士人心目中的大忠臣,儒家忠君爱国的代表,更成 ...
-
唐太宗请魏征吃菠菜:领导力真是门艺术!
聪明的人,能够通过他人的智慧顿悟自己的人生:而智慧的人,则能通过自己的顿悟教化大众的人生.合格的管理者,至少要成为聪明人:而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要成为智慧人. 文:中外管理传媒社长.总编 杨光 来源:摘 ...
-
北宋第一人范仲淹的传奇人生(二):直言敢谏,仕途坎坷
导语: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眼看渔民们在风波里艰难生存,只为达官贵人桌上的一顿美餐,范仲淹感慨 ...
-
戴凌:直言劝谏,享人生起落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汉末各势力鱼龙混杂,有的想着匡扶汉室,有的想着一统天下,有的想着偏安一隅,各不相同.本篇来聊聊戴凌. "戴陵"还是"戴凌"其实有 ...
-
观宋填词171|南宋词人潘牥直言敢谏,却因湿身受寒而亡
前言 潘牥字庭坚,福州闽人,生于嘉泰三年(1203年),卒于淳祐丙午(1246年),时年43岁. 潘牥原名为公筠,后来梦到有人"持方牛首与之"(齐东野语记载),于是改名为牥. 潘牥 ...
-
直言善谏的林俊林见素(林俊)
直言善谏的林俊(林见素)(莆田) 吴山 林俊于明景泰3年(1452)出生于莆田城内书仓巷,字见素,成化14年(1478)登进士第.进入仕途后授刑部主事.员外郎:弘治13年(1500)任南京佥都御史.嘉 ...
-
平讲平说2425期:是非成败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三国演义》开篇藏着一位明代状元郎,直言敢谏差点被...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425期# 这几天录节目,一直在讲"三国"的话题.谈到三国故事就涉及到两本书,一本是陈寿的<三国志>,一本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