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0篇  玉文化

(0)

相关推荐

  • 古玉的真假,你知道如何辨别吗?

    古玉在千年的地热地湿中发生深入肌体的沁变,外表更加温润,很多人喜欢用直白的方式解读就是玉熟了.生玉如生萝卜白脆,古玉如熟萝卜糯暗. 受沁但没有钙化的玉器,用灯光打过,都是通透的.沁色部分斑驳,变化丰富 ...

  • 玉是石之佼者,玉与石之间,如何分辨?如何辨别是石非玉?

    古人对玉石的认识十分久远,早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古人就开始使用玉石.1980年代初,在岫岩细玉沟闪石玉矿对面的海城小孤山仙人洞遗址出土的几件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透闪石玉质制品,可以视为中国采玉和治玉历史的开端 ...

  • 古乐器之玉磬

    古乐器之玉磬(1).古代石制乐器名.<礼记·郊特牲>:"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诸侯之僭礼也." 孙希旦 集解:"玉磬,<书>所谓鸣球, ...

  • 从汉代玉器说一说:吉祥文化思想的产生有何意义?

    从远古时期,玉器被作为重要的祭祀用器开始,诸多纹饰所代表的吉祥文化,就都是建立在玉石具备"沟通天地"的通灵之力上,人们借玉石上的纹饰含蓄的向上天传达自己的愿望.而古人在玉石上做这样 ...

  • 第七百五十四篇   玉文化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

    X 图1 兴隆洼文化玉玦. 中国古代玉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表明,使中国古代用玉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用玉最久远的民族,玉 ...

  • 第1649篇  玉文化

    如今,人们的佩饰越来越夸张.华丽.炫目,然而,再奢华的佩饰,在3000年前的一套晋国玉组佩面前,都会黯淡无光. 从一般意义讲,凡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玉器(件)组合成的玉佩,都可称之为"组佩&qu ...

  • 第1655篇  玉文化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

    玉文化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1 来源: 中国古玉网 2015-03-12 内容提要:鉴于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对该文化玉器类型.雕琢工艺.用玉制度及相关背景资料的深入了解,无疑 ...

  • 第五百三十一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玉皮

    X 关于玉器的沁色,难就难在沁色和玉皮的区别.可以这样认为,沁色和玉皮,都是玉的表面物质,是玉的本身材质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的情况下,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其区别仅仅 ...

  • 第五百三十九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玉皮和橘皮纹

    X 这里所指的玉皮,不是指玉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玉皮,而是指玉在加工成器后它的表皮.新的玉器它的表皮和老的玉器的表皮有什么不同呢? 橘皮纹,是经常用来区别老玉器和新玉器的表皮的一个依据.所谓橘皮纹,就是 ...

  • 第五百六十六篇  中国玉文化源头上溯至8000年前

    X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副研究员刘国祥说,中国玉文化源头可上溯至8000年前. 他说,中国雕琢玉器的历史非常久远.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 ...

  • 第六百零八篇    红山文化玉人的社会学透视(一)

    X 图1 美丽的红山. 摘要:最新科学发掘的红山文化玉人出土,为全面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历史作用增添了又一重要根据.本文通过对红山文化玉人的信息资源进行社会学视域的综合整理研究,率先探讨了红山文化玉人出土 ...

  • 第六百零九篇    红山文化玉人的社会学透视(二)

    X (续) 超验的精神目标和尊崇的精神力量,导致了红山文化先民的创造活力.高度写实的玉人反映了红山人的求真:同时出土的玉凤上细致的刻画反映了红山人的审美意识:将大墓构建在山体最坚硬的变质花岗岩的岩脉上 ...

  • 第六百九十八篇  中华玉文化在上海世博闪光

    上图为首都博物馆展品. 中国有7000多年用玉的历史,玉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深刻反映各历史时期宗教.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状况,而且自古就以玉比德,表达陶冶情操的美好愿望,见证中国人民含蓄内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