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抗战名将殉国后,被草草埋葬,家人74年后才找到墓地

(0)

相关推荐

  • 【每天老照片】--9434--民国时蒋冯阎三人的微妙关系:是在演三国,还是唱桃园结义?

    说起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其实在北洋军阀失败之后,势力较为强大的,基本就剩下了东北的张作霖.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三个了.而东北王张作霖盘踞东北,基本是不问关内中原之事: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则以正统自居 ...

  • 3万人的部队,司令军长都拒绝起义,一群副职为何照样拉走2万人

    编辑搜图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形势图 第三绥靖区部队大部起义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开始后,仅仅两天,驻防苏鲁边境台儿庄.贾汪一线的第3绥靖区第59军.第77军突然宣布起义,让开防线,使得解放 ...

  • 民国历史人物-西北军(六)

    旧西北红桃13--刘茂恩 刘茂恩(1898一1983)字书霖,河南巩县人,镇嵩军头领刘镇华的胞弟.少年时入保定军校读书,毕业后到哥哥镇嵩军中任职,历任机枪连连长,炮团团长等职.随其兄东征西讨扩充地盘. ...

  • 《大决战》:抗战积极的刘汝明将军,在内战中却是很消极

    在观看<大决战>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很多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令蒋介石感到迷惑不解,这样人曾经在前不久的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死战不退.可是到了解放战场上,不是指挥无能,就是临阵倒戈.其中比较 ...

  • 民国历史人物——西北军(十八)

    冯系西北军梅花10--董振堂 董振堂(1895一1937)字绍仲,河北省邢台市人,自幼在家随父习文学武,192O年考入保定军校学习,毕业后到冯玉祥部当兵,其后随冯玉祥参加军阀混战,一路升迁,到北伐时其 ...

  • 中原大战资料简介 中原大战的起因与结果 中原大战的历史意义影响

    1930年5至10月,以阎锡山.冯玉祥.桂系为主的地方实力派与挟中央政权自重的蒋介石集团,在河南.安徽.山东.湖南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混战.因主战场在中原地区,故称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是1929年以 ...

  • 血战喜峰口,指挥部炸塌被活埋!在医院,这位甘肃人看到自己已阵亡

    亲历七七事变的甘肃人, 他带着一个营防守北平朝阳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大地从此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在抗战中,大批热血男儿,前赴后继,同日寇惨烈搏杀,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杀敌报国 ...

  • 民国历史人物——西北军(十六)

    冯系西北军梅花4--高树勋 高树勋(1898一1972)字健候,河北盐山人,少年时在家读私塾,后投军到冯玉祥部当兵,因其作战勇敢,身材高大,被冯玉祥选到手枪连当班长,负责冯的贴身警卫工作,后又转到学兵 ...

  • 民国历史人物——西北军(七)

    冯系西北军方片3--宋哲元 宋哲元(1885一1940)字明轩,山东乐陵市人,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自幼在家中读私熟,后在乡里做了私熟老师为人授课.1907年宋哲元到北京考入北洋武备学堂,开始了其 ...

  • 民国历史人物-

    ​ 冯系西北军方片6--李鸣钟 李鸣钟(1887一1949)字晓东,河南项城人,出生于一干败落的地主家庭中,幼年丧父的李鸣钟一边读书一边打短工维持生话,后随其二哥到北京投军,从军的李鸣钟被分到冯玉祥的 ...

  • 以“大刀队”闻名的二十九军,根子在西北,为何出身却是东北军?

    二十九军这个番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大名鼎鼎的,尤其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更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支英雄部队. 人们都知道二十九军是西北军,但是这支部队正式组建时,却隶属于张学良麾下的东北军.二十九军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