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604 挥剑似波也……
相关推荐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五)
政治队长(五) 一转眼,已经到了1970年4月中旬.正是春耕时节,生产队全体社员起早贪黑忙着种田. 种地时最累的活就是刨楂子和扬粪.刨楂子就是用镐头,把去年留在土里的玉米根和高粱根刨掉,生产队不分男女 ...
-
故地重游 抚今追昔:进山
汪晓洋│"三线"走笔 记录生活点滴,收集天下美文.展示文字之美,弘扬汉语文化.不限地域,不限题材和体裁,长期面向全球征稿.微信公众号"老家黄梅 家在钦州",诚邀 ...
-
下放京山农村,与女鬼对视半小时
我是六八届初中生,知青下乡在湖北京山县宋河区龙王公社同福大队三小队.那时我十六岁,七零年元月知青都安排去修水利,还有十多天要过年了,本人从十多公里外的高关水库渠道工地回到生产队. 我队就两个知青,生产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一)
政治队长(一) 到1969年3月,我来到开原县八棵树公社叶家村三队下乡插队,已经四个多月了. 每天和社员们一样早起晚归地劳作在农田里,除了下工后我们回青年点吃饭睡觉外,我已经完全是一个地道的青年农民.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六)
被拒收的知青(六) 刘炳星社长慷慨陈词,讲了半个多小时,全场一直鸦雀无声;公社社长还是第一次到叶家村来开会和讲话. 事后,大部分社员讲到刘社长时,都竖大拇指,"有水平!那真是大领导呀!&qu ...
-
信手涂鸦
与刘伯既是球友,又是老熟人,还是半个乡亲. 若干年前,我们经常在一起打球,是小小银球让我们更加投缘.在球台前彼此都是半桶水,胜负概率在伯仲之间.那时,他的家安在华侨小学,有近水楼台的方便,常常抽身在球 ...
-
黄四大娘
黄四大娘 虞长顺 我们知青宿舍的前头住着一户人家,老两口没有儿女.男的我们都叫他黄四大爷,黄四大爷解放前在天津卫拉过黄包车,他的老伴儿我们理所当然的叫她黄四大娘. 听说黄四大娘在解放前因生活所迫,在天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七)
政治队长(七) 种黄豆和种玉米一样,种谷子和种高粱一样.其它粘高粱.糜子.绿豆.小豆.土豆.地瓜.花生.罗卜.白菜等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就不在这里一一细说了. 很快就到夏锄季节,大田开始铲地了. 头遍地最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二)
政治队长(二) 当时时正是1969年的夏天,据小队社员讲,刚下过雨一般是不起牛圈的.但是,现在的牛圈在生产队政治队长刘士忱的脑袋里就不是一般了! 你不是让公社刘社长,强行把你安排到叶家村三队吗,刘社长 ...
-
知识青年情系第二故乡
(图为田背云霄阁 刘增荣拍摄 ) 1968年12月,田背大队革命领导小组为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在大队成立了九人组成的"再教育领导小组",由原党支部书记刘森山任组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五)
被拒收的知青(五) 刘社长,名字炳星,年龄40岁左右,辽宁大学俄语系毕业.1970年底,由八棵树公社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情报部门,负责对苏联的监听工作.这是我下乡遇到的第一个好人,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基层 ...
-
缅怀知友:偷盗之师丁兆如
缅怀知友:偷盗之师丁兆如 作者:李想 题 记 1965年,我们江苏省如皋县的365名知识青年,集体插队到本地江心小岛长青沙的知青大队. 那时,我们韶华正当年.而今,两鬓染霜皆翁妪.不少知友却已撒手人 ...
-
上海知青回忆:因为日军生物武器昏迷8天,多亏老乡想出办法
2001年,汤新芳回到了黑河罕达汽镇,32年前她来到这里的时候,还只是一个高中生,现在儿子都上大学了. 她特地去给一个老大爷扫墓,哭得稀里哗啦,倒不是他们沾亲带故,而是老大爷的那口棺材,30年前本来是 ...
-
陆文宪 ▏小品——吃鸡
小品--吃鸡 作者 ▏陆文宪 我们生产队,不是"遥远的清平湾",也不是得<蹉跎岁月>贵州山沟,是卧在1971年的三岔坝毛家沟. 另名斑鸠山. 大名全称,就是知青花名册上 ...
-
古堡情缘(上)【中篇小说】
作者简介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