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读三国8】千古一策隆中对
相关推荐
-
卧龙,凤雏,幼麟得一安天下,刘备得其三为何还无法实现统一?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算是出身名门,匡扶汉室的理由也合情合理,所以在当时是最想实现统一的那批人,但其中是否存在私人欲望也不得而知了.所以在战乱年代,他的一番演说十分有代入感,在遇到张飞关羽后赢得两人的肯定 ...
-
庞统说过荆州是累赘吗?他为何这么说
有三国爱好者问:庞统说荆州是累赘,诸葛亮说荆州是蜀国一统天下关键,谁说的对? 首先,庞统没说荆州是累赘. 时间回到建安十二年,刘备第三次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这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真人. 诸葛亮给刘备诉说 ...
-
读通鉴(224)孙权功学
读通鉴(224)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注:一个人力量强大,有很多种表现,他会建立团队,底下有人.会赚钱,并且能发挥钱的巨大作用:会读书,有着智力,能看清形势,并作出最为有利的策略. 会读书,勤读书这本是 ...
-
郭进拴:原创散文《武侯祠情思》
1998年3月25日上午8点,我与汝州市磊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冯火秀,副总经理桂丙银一行4人,从南阳宾馆出发,游览了武侯祠. 一提起武侯祠,我马上就想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那 ...
-
【义读三国1】品读《三国演义》之“义”
<三国演义>谱写一段段交织忠义.信义.情义.道义的慷慨壮歌.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撷取百年片段,演绎三家帝王,这是一部开篇便已透露结局的<三国演 ...
-
【义读三国2】刘备三辞徐州牧
徐州乃古中国九州之一,尧帝时彭祖在此建大彭氏国,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即徐州),汉武帝时置徐州郡国.汉末乱世,徐州更以"五省通衢"之地利,兼之陆路辐辏.水路畅通,成为各路诸侯必争之 ...
-
【义读三国3】美髯公关羽 降汉不降曹
桃园结义的誓言犹然在耳,三英纵横沙场的酣畅似乎就在前一刻.自涿县.平原.徐州,甚至小沛,刘.关.张三兄弟素来形影不离.生死与共,却在此刻迎来命运的第一场考验.曹操进攻,刘备败投袁绍,张飞逃亡芒砀,而赤 ...
-
【义读三国4】关羽过关斩将 千里寻兄
关羽乘赤兔,英雄驭宝马,有日行千里.风驰电掣之神骏.关羽执偃月,壮士配长刀,有光灿霜雪.力压千钧之威仪. 这一人.一刀.一骑,身后护卫着二位嫂夫人的车驾,迤逦徐行于苍山古道间.他才抛却堆金积玉的富贵侯 ...
-
【义读三国5】曹操大战官渡 以一当十
汉末乱世,那些意图称霸天下的各路诸侯中,似乎没有一位像曹操那样,为粮草日夜悬心,将粮草视为作战的最大顾虑.据淮南的袁术.自霸江东的孙策.镇守荆州的刘表,无一不是地广兵多,粮食充足. 实力最强大的袁绍更 ...
-
【义读三国6】徐庶辞刘备 忠孝难两全
颐和园长廊彩绘中的徐庶荐诸葛故事 他身长七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具君王之相:他宽和寡语,不露喜怒,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具君王之质.献帝遇之,立即检视宗族世谱,拜将封侯,尊奉他为"皇叔&quo ...
-
【义读三国7】贤臣明主 千古传诵的遇合
颐和园长廊上的彩绘:三顾茅庐 人生初见,金风玉露一相逢,看似偶然的际遇,往往决定了一生的命运,甚至是历史的走向.三国的故事,跨越短短百年光阴,世事变幻与兴衰荣辱,看似纷繁交错,这一切似乎在冥冥中安排的 ...
-
【义读三国9】初出茅庐 火攻强敌
颐和园长廊彩绘"诸葛亮大破魏兵". 卧龙初觉酣梦,诸葛初出茅庐,刘备君臣的命运即将改写.春去秋来,诸葛亮以军师之职入刘氏军营约有半年,期间荆州未起战事,他也不过以防御为主,召集.演 ...
-
【义读三国10】主臣聚义 赵云来归
北京颐和园长廊壁画<赵云救主于长阪坡> 他仿佛是为战争而生的神将,于战事最激烈处从天而降,完成英姿俊爽的首次亮相.彼时,两路诸侯公孙瓒与袁绍对峙于磐河,公孙瓒被敌将文丑追杀得披发坠马,好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