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子刊:里程碑!指导免疫细胞帮助修复肠道受损组织
相关推荐
-
日常饮食中的潜在炎症特征,可能会影响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风险
Dr.X陪您读的第737文章 合并症(而非年龄)会影响维得利珠单抗和乌司奴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安全性 文献来源: Gastroenterology. 2020 Sep;159(3):873-883.e ...
-
新方法 新药物:9文关注炎症性肠病诊疗新进展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762期日报. Nature 子刊:肠道超声检测如何助力IBD的诊断及治疗?(评论)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29 ...
-
「新研究」炎症性肠病:科学家发现新方法可指示免疫细胞帮助修复肠道内受损组织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Yun 导言:最近,研究人员观察少数IBD患者肠道中的巨噬细胞时,发现一个能够对前列腺素E2(PGE2)做出反应的细胞亚群脱颖而出.前列腺素是免疫系统中的信 ...
-
陈根:打开免疫细胞“开关”,缓解炎症性肠病
文/陈根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开始攻击肠道内膜和其他健康组织,导致疼痛.溃疡.出血和其他胃肠道症状.IBD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选 ...
-
NEJM:炎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生理学
炎性肠病(IBD)是慢性肠道疾病,一般分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亚型.溃疡性结肠炎局限于结肠,浅表黏膜炎症向近端连续延伸,可导致溃疡.大出血.中毒性巨结肠和暴发性结肠炎.而克罗恩病可累及消化道任何 ...
-
BMJ子刊:肠道微生物组或会影响新冠的严重程度和免疫反应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其驻留的微生物群可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约10万亿个细菌,它们影响着人的体重.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甚至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 ...
-
BMJ子刊揭示:二手烟的危害,超乎你的想象
一支由葡萄牙.英国.西班牙和美国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在BMJ旗下子刊Tobacco Control发表了一篇题为Secondhand smoke exposure and oral cancer ...
-
还不戒烟吗?BMJ子刊揭示:二手烟的危害,超乎你的想象
对于吸烟人士而言,香烟是令人又爱又恨的存在,它是解压器,但也是健康的"大杀器",不仅伤害着吸烟者,产生的二手烟也影响着他人的健康.最近的一项研究更表明,让他人置入二手烟环境中,无异 ...
-
Nature子刊:神奇的预言家,“肠道菌群”竟然能预测你的死亡风险
来源:生物探索 2021-05-18 12:17 肠道菌群是定居在我们身体里的众多微小居民,不仅被称为人体的"清道夫",还是神奇的预言家.近日,芬兰图尔库大学.芬兰卫生与福利研究所 ...
-
每天多少运动量能抵消久坐的危害?BMJ子刊开出“组合套餐”
众所周知,锻炼身体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各种重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至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至150分钟的剧烈有氧运动.然而,很少有人能达到这种锻炼水平. 对于大多数人而 ...
-
科研 | Nature 子刊:口服噬菌体原位调控肠道内特定细菌的基因表达
编译:莫沉,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表明,通过改造修饰特定肠道细菌功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然而,由于肠道内部的复杂的生 ...
-
科研丨Nature子刊:胆汁酸促进新生儿肠道菌群的成熟
编译:茗溪,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出生后,新生儿肠道暴露于母体细菌和环境细菌中,相继形成密集且高度动态的肠道菌群.虽然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但内源性和宿主介导 ...
-
Nature子刊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有助于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进展
推荐:江舜尧 编译:小鹿同学 编辑:小菌菌 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敬洲研究员等人于2020年6月25日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