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老子留下五千言
相关推荐
-
老君游函谷 尹喜得真传
太上老君为道教"三清"尊神之一的道德天尊,全称"太清道德天尊".我们习惯说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其实太上老君并不等同于老子,老子为其化身. 传说太上老君乃自混沌开辟 ...
-
听老子说 / 文 : 李晓伟
☀ 主编:醉卧蘭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知青岁月||农民工故事|美文诵读|军旅岁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他在说,我在听. 他在说,直到他把他的这些话,说成中华民族的不朽的声音:我在听,直 ...
-
他为后世留下五千言,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生活在东周时期的老子,曾在东周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当过国家图书馆.档案馆长.在河南省洛阳市,有老子故宅.老子归隐地老君山,在洛阳市老城区北大街还有一座老子纪念馆,是全国首家老子文化专题博物馆. 2 ...
-
立足于此,或能揭开老子留下五千文的真正意图!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在道教的神仙信仰体系中,赤松子是一位有着相当高神阶的上古大仙.书中记载,赤松子是神农时期的雨师,具有"随风雨而上下"的神通. <淮南子·齐俗& ...
-
轰动世界的马王堆帛书版《老子五千言》原文(非删改本)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版<老子五千言>甲乙两本,甲乙两本的传抄年代也略有不同,甲本应该在西汉初年刘邦登基以后,乙本在汉文帝登基之后.原来帛书版的<老子五千言> ...
-
老子五千言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 ...
-
楚简老子道德经 |通悟老子五千言,我命由我不由天(三)
上善似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争 太阳底下,本无新事! 这句话出自旧约<圣经>传道书.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我用一句自己编的词来说:"知史近乎勇"! 战争最终是人打赢的,很多事我 ...
-
易注《老子五千言》178、大而不肖
<老子五千言>第69节的开头,「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 一.主语. 本节的要害,是主语是什么的问题.不知道是何种缘故,许多版本的文字是「天下皆谓我道 ...
-
易注《老子五千言》171、恒知此两者
<老子五千言>第65节前面的大半部分,「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 这段话最无解的地方, ...
-
易注《老子五千言》170、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老子五千言>第64节「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 ...
-
经典直解:老子五千言(73—81)
第七十三章 是以不病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 直解: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这是很高尚的.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就是一种缺点. 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直解:因此,圣人之所以没有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