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子兵法》--- 兵教下
相关推荐
-
陈国泉丨十二生肖成语之马语
<秦末英雄之陈胜记> 阳城有陈胜,字涉,春秋侯国陈之后裔也.其先祖也曾肥马轻裘,光车骏马,过着鲜衣怒马.声色犬马般的日子.然,在经历了戎马劻勷rang.兵荒马乱的战乱之后,陈胜 ...
-
苏洵 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③,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④.故曰'弊在赂秦也'. ...
-
百年回望赋
观叶落而天下知秋,闻鹃声则晓四时之节.历史屡有惊秋之桐叶.晓节之鹃声.稽古今之史,以秦吞二周而亡诸侯为鉴,古人云: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盖昔国之近史,屈辱觞国之约不胜枚举,以地事列强, ...
-
《尉缭子》兵教下第二十二原文翻译
兵教下第二十二 本篇主要论述国君应掌握的十二条必胜之道,指出必须选拔得力将领,衡量敌我得失,严格战场纪律,方可"威加天下". 83.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 ...
-
《尉缭子》卷22兵教下诗解1十二胜道兵有五致
<尉缭子>卷22兵教下诗解1十二胜道兵有五致 题文诗: 臣闻人君,有必胜道,并兼广大,一其制度, 威加天下.有十二焉:一曰连刑,同罪保伍; 二曰地禁,禁止行道,以网外奸;三曰全军, 甲首相 ...
-
《尉缭子》卷22兵教下诗解2审权计去攻围因情
题文诗:周武王问,太公望曰:吾欲少间,极用人要. 太公对曰:赏之如山,罚之如溪.太上无过, 其次补过,正罚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 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者死.伐人之国, 必因其变.示之财政,以观 ...
-
《尉缭子》兵令下第二十四原文翻译
兵令下第二十四 本篇论述战场纪律.它主张用严法重刑.连保连坐以及株连家族等手段,来防止士卒逃亡,迫使他们服从命令,驱使他们奋勇作战. 95.诸去大军,为前御之备者,边县列侯,各相去三五里.闻大军,为前 ...
-
《尉缭子》兵教上第二十一原文翻译
兵教上第二十一 本篇具体讲述部队的训练方法.步骤.纪律以及奖惩制度等.并指出训练的目的在于"开疆土,守社程,除患害,成武德". 75.兵之教令,分营居陈,有非令而进退者,如犯教之罪 ...
-
《兵教下》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有十二焉:一曰连刑,谓同罪保伍也:二曰地禁,谓禁止行道,以网外奸也:三曰全军,谓甲首相附,三五相同,以 ...
-
《尉缭子兵法》--- 兵教上
兵之教令,分营居陈,有非令而进退者,加犯教之罪.前行者,前行教之:后行者,后行教之:左行者,左行教之:右行者,右行教之.教举五人,其甲首有赏.弗教,如犯教之罪.罗地者,自揭其伍.伍内互揭之,免其罪. ...
-
《尉缭子兵法》--- 兵令下(终)
诸去大军为前御之备者,边县列候,相去三.五里. 闻大军为前御之备,战则皆禁行,所以安内也. 内卒出戍,令将吏授旗鼓戈甲.发日,后将吏及出县封界者,以坐后戍法.兵戍边一岁,遂亡不候代者,法比亡军.父母妻 ...
-
《尉缭子》卷21兵教上诗解1伍至裨将教犯同罪
<尉缭子>卷21兵教上诗解1伍至裨将教犯同罪 题文诗: 兵之教令,分营居陈,有非令而,进退也者, 加犯教罪.前行也者,前行教之;后行也者, 后行教之;左行也者,左行教之;右行也者, 右行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