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四:大湖地区

(0)

相关推荐

  • 越来越小的乍得湖,60年缩小了90%,它到底经历了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什么?里海,这谁都知道.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其占地面积大约为38万平方公里.那么,我国最大的湖泊是哪一个呢?青海湖,对此大家更是熟悉.青海湖的占地面积大约为4400平方公里左右,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十四:纸草书

    也称"纸草书卷"."纸草纸书".古埃及时代,在尼罗河三角洲盛产一种和芦苇很相像的水生植物――纸莎草,古埃及人把这种草从纵面劈成小条,摊开平放在光滑的木板上,然后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面积8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东起红海,西抵大西洋,贯通埃及.苏丹.利比亚.乍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 分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部分: 北部在旱季中有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二:西赤道非洲

    到十九世纪初,西赤道非洲的大部分居民是本大陆诸族中最落后的居民.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组织来看,西赤道非洲可分为四个历史区域: 第一区域:热带森林的广大地区,艰难的生活条件无疑对居住在这里的诸族的发展速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五:伊斯兰教在非洲的传播

    公元7世纪及随后的时间里,随着阿拉伯和波斯移民的抵达,伊斯兰教开始在东非沿海地区得到传播和扩散.伊斯兰教在东北非和东非沿岸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四种:1.武力征服,进行圣战,以剑推行伊斯兰教:2.以商业贸易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六:马拉维王国

    "马拉维"词义是指火焰,原始居民是卡富拉人,他们住在地穴里,从事狩猎.捕鱼,农耕也有一定的发展. 约在公元300年左右,第一批移民进入马拉维. 13-16世纪班图人逐渐进入马拉维地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九:三角贸易

    大西洋上的奴隶贸易形成一种专门的贸易方式--三角贸易. 来自欧洲的贩奴船,先从欧洲装载着枪支和廉价的工业品(布匹.甜酒.糖等),航行到非洲,换取奴隶,然后把非洲黑奴运往美洲,以高价卖给那里的矿山主和种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四十四:布干达王国

    位于维多利亚湖的西北,现在乌干达的南部地区. 布干达王国兴起于16世纪末,首领金图率领他的人民从埃耳冈山(位于乌干达东部与肯尼亚交界处)来到布干达王国所在地.19世纪王国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1875年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五十四:柏林会议后西方列强瓜分非洲计划

    柏林会议(1884年11月15日至1885年2月26日)后,西方列强各自制订瓜分非洲的计划. 英国提出从开普到开罗的"二C计划",企图建立纵贯非洲的殖民帝国: 德国制订占领一条沿着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六十四:非洲铁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对非洲资源的进一步掠夺,列强也加大了对铁路建设的投资. 铁路线蜿蜒前行,从沿海延伸到内陆,于1901年修建到了维多利亚湖,1910年又修到了加丹加,1912年到了尼日利亚北方的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