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长津: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要分清虚实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指具有上腹痛胀、嗳气、纳差、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多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本病可归属于“腹痛”、“痞满”等的范畴。

辨治方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与患者脾胃素虚,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情志失调,外邪侵扰等因素有关。临床多按虚、实,寒、热及气滞、食积等进行分类辨治。笔者临床治疗本病主要分虚、实两型进行辨证论治,并根据脾、胃各自的生理特性及肝气疏泄的关系选方用药。

1.实证多兼郁热:上腹胀痛,或饱胀拒按,嗳气不适、或嗳腐吞酸,食欲不振,常伴有胸闷,胁痛,恶心,呕逆,情绪郁闷,大便秘结或完谷不化,舌苔白厚或薄黄而腻,脉弦滑等证。治宜理气运脾、消食和胃,予越鞠保和丸加减:炒苍术、香附、法半夏、陈皮、莱菔子各10克,茯苓12克,神曲、炒山楂各15克,炒山栀、炙甘草各6克。此为成人一日剂量,儿童酌减。

辨证加减:伴外感风寒者,选加羌活、防风,或苏叶、生姜等;外感发热者,加柴胡、黄芩;见呕逆,舌苔白腻者选加藿香、砂仁、生姜等,舌苔黄而口渴者选加竹茹、芦根、白寇仁等;嗳气、呃逆频作者,选加代赭石、旋复花、柿蒂等;腹胀甚,选加厚朴、槟榔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大便溏泻者,选加炒山药、炒白术等。

2.虚证多属虚寒:上腹隐痛,喜温喜按,遇寒凉则气逆频频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食后腹胀,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淡苔薄,脉沉细或缓弱。宜温脾温中,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25克,桂枝、白芍、党参、白术各10克,干姜、炒枳实、炙甘草、砂仁各6克,大枣5枚。水煎,日服一剂,分两次,饭前半小时服;此为成人量,儿童酌减。

辨证加减:遇冷则痛剧者,选加高良姜、炒香附,或荜拔、川椒等;泛吐清水者,选加吴茱萸、法半夏、公丁香;腹胀甚者,加炒厚朴、炒鸡内金;大便溏泻者,选加炒苍术、炒薏米,或山药、补骨脂等。

3.虚实夹杂者多为肝郁脾虚:腹胀胁痛,食欲不振,困倦乏力,嗳气,头晕心烦,大便溏滞不爽或秘结不畅,每遇精神刺激或妇女月经即潮,则症候往往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细。治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各10克,白芍、白术、茯苓、神曲各12克,枳实、炙甘草各6克,薄荷3克,生姜3片。

辨证加减:胸闷不舒者,加郁金、石菖蒲;胸胁串通或妇女痛经者,加川芎、炒香附;五心烦热者,去生姜,柴胡、当归各10克,白芍、白术、茯苓、神曲各12克,枳实、炙甘草各6克,薄荷3克,生姜3片。加炒山栀、丹皮;厌食者,选加炒鸡内金、砂仁、炒麦芽、炒谷芽等;脾虚甚而泄泻者,加党参、炒山药;大便秘结者,加大白术量为30克~60克。

注:白术具有健脾输津、助运通便的作用,这一点在《伤寒论》的证治方药中已见端倪,但临床用量宜大。

验案举隅

熊某,女,40岁,长沙市人,2008年5月16日初诊。上腹胀痛、嗳气频频反复发作已4年之久,多于心情不好、月经即潮或饮食不慎时发作加剧;平素饮食量少,脘腹痞胀,掌心发热,口干苦,大便干结,面色无华,身体消瘦,曾数次经钡餐、胃镜检查及验血、查肝功能等,均未发现有明显的病变。月经量少色暗,每隔32天左右来潮一次,多伴有少腹胀痛及五心烦热等症,舌苔薄黄腻,脉弦。先宜理气运脾、消食和胃,炒苍术、茯苓、神曲、炒山楂各12克,炒香附、炒山栀、法半夏、陈皮、莱菔子各10克,代赭石15克,川芎、炙甘草各6克。服七剂后,脘腹胀痛、嗳气均明显减轻,食欲稍有好转,余症依然。续予丹栀逍遥散加味:柴胡、当归、炒山栀、丹皮各10克,生白术30克,白芍、茯苓、神曲各12克,枳实、炒鸡内金、炙甘草各6克,薄荷3克。此方随证加减,持续服用,诸症逐渐改善,先后服用42剂后,脘腹胀痛、嗳气已消除,食欲转佳,大便通畅,面色红润,体重增加,精神健旺,随访近一年,自觉一切正常。

此外,余早年在农村行医时,常见农村儿童因长期喂养不周、消化不良,导致营养不良,症见腹部胀大,肢体消瘦,完谷不化,五心烦热,发育迟缓,即俗称“疳积”病的患儿亦不少见,可予《丹溪心法》大安丸(白术、山楂、炒神曲、办下、茯苓、陈皮、莱菔子、连翘)加炒鸡内金、胡黄连、炒厚朴等,改汤剂煎服;针刺四缝穴及捏脊、推拿、食疗等综合治疗简便效佳。

相关链接

◆食疗方

糯米1.5公斤,怀山药150克,陈皮25克,炒鸡内金25克,先将糯米淘洗后,用温水浸泡约1小时,捞起沥干后放入锅中,用慢火炒至米干色微黄后,再将余下3味中药到入锅中与米拌炒,至糯米焦黄(不可焦黑),起锅侯冷,再用石磨将其一同磨粉密封储备,每次以上述炒米粉50克左右(3岁以下幼儿酌减量),加适量食糖,用沸水冲调成稠糊状,给患儿喂食,每日1~2次。此食疗方香甜可口,一般患儿爱吃,且疗效好,多在服食1~2料后,患儿的食欲、消化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体重增加,抗病能力增强。

◆生活调护

1.要节制饮食,按时用餐,每餐七分饱,注意饮食卫生,对油腻及难以消化的食物要严格控制;

2.要禁烟戒酒,饮用茶水宜清淡新鲜;

3.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态平和,情绪乐观;

4.有规律的作息,脑力、体力均不可过度操劳;

5.坚持适宜适度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调节情志。

(0)

相关推荐

  • 嗳气吞酸药方总汇(收集整理)

    一.安土汤 [处方]白芍1两,白术1两,柴胡1钱,茯苓3钱,甘草1钱,苍术2钱,神曲2钱,炮姜1钱. [功能主治]肝气旺盛,肝木克脾土,土气不能伸,而肠中自鸣,终日不已,嗳气吞酸,无有休歇. [用法用 ...

  • 8款中医小偏方 消食和胃助消化

    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都有一些呃逆.口苦.嗳气之类的小毛病,大部分朋友都不会选择去医院,而是喜欢选用一些小偏方来治疗这些小病痛,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款最有效.最安全.最简单的小偏方. 点击加载图片 [治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疳积(儿科)】

    疳积 一.概念 疳积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临床以形体消痩,面黄发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大便不调为特征.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营养不良. ...

  • 袁长津治坐骨神经痛

    发表者:赵东奇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7月13日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该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所见以继发性者为多.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原因未明:继发性者原 ...

  • 『名医经验』袁长津临证专栏 治便血重在分清寒热

    古代医家多认为,血从大肠或肛门来者为近血,血从胃或小肠来者为远血.现在则主要从便血的颜色形质来分辨其病机部位.一般来说,便血鲜红或脓血相杂,其来近,多属实热或湿热:便血暗紫,其来较远,多属虚寒或瘀滞. ...

  • 『名医经验』袁长津临证 清气凉血 泻热解毒 治病毒性脑炎

    编者按: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在农村和社区常见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中医名家在基层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湖南省名中医袁长津主任医师曾在基层医疗实践多年,擅用中医药辨 ...

  • 【袁长津:通阳逐瘀化气利水-治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为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由于精阜以上的前列腺.尿道周围腺体的增生,逐渐将前列腺组织挤压而成假包膜,肥大的腺体与前列假包膜可压迫尿道,造成小便不利或潴留.临床以排尿困难.小便频 ...

  • 袁长津通阳逐瘀 化气利水治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为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由于精阜以上的前列腺.尿道周围腺体的增生,逐渐将前列腺组织挤压而成假包膜,肥大的腺体与前列假包膜可压迫尿道,造成小便不利或潴留.临床以排尿困难.小便频 ...

  • 『名医经验』袁长津临证 祛风散邪辨治外感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又称髓海,脏腑之精血阳气皆上注于头.在病理情况下,或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诸经痹阻:或少阳枢机不利,阳气内郁:或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或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或血瘀阻塞脑络:或 ...

  • 『名医经验』袁长津临证专栏疏肝解郁养血治肝郁头痛

    肝郁头痛皆与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有关,其头痛的发生常与情绪及生理变化有关.常伴有脾胃不和或心神不宁等症,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以头两侧胀痛为主,或偏头痛,或头顶胀痛,发作常与情绪及生 ...

  • 『名医经验』袁长津临证专栏 益气升清祛风治气虚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气虚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痛绵绵,清窍不利.气为血之帅,气升则血升,且气血互生,故气虚者往往血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气,故气虚头痛,与脾气的升发输布.肺气的宣降治节,密切相关. ...

  • “明”医丨袁长津:他用1块钱治好了高致死率传染病 唯愿杏林遍地春

    编者按:今年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为展示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致敬所有平凡而伟大的医生,即日起,红网时刻推出<"明"医>系列稿件,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