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国号来历:始于河南,还是山东?

(0)

相关推荐

  • 论语:雅颂各得其所(9-15)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礼不复.孔子极度推崇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时时缅怀周公所规范的礼乐制度,于是致力于订正礼乐,期望以乐正礼,恢复周公之礼. 子曰:"吾自卫反鲁, ...

  • 桓公六年(1):春,正月,寔来(一)

    ---   01   --- ‍原文:桓公六年:春,正月,寔来. ---   02  --- 上文说到,州国被杞国侵略,州公自忖打不过,只能跑,于是果断选择政治流亡,但政治流亡地选的却是远离山东半岛的 ...

  • 论语日课144:霸气与秩序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6.24) 本章说的是齐鲁之别,也是霸道与王道之异.了解本章,先了解下齐.鲁的建国方针,<史记·鲁周公世 ...

  • 周朝灭商,商遗是否有遭到周人的歧视和恶待?

    鲁国的始封之君本是功高盖世的周公旦,但是他身为王朝的最高掌舵人和制度的设计者,百务缠身,并没有精力和时间离开都城前往封地治土理民,鲁国真正的统治者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他从殷都带走了"殷民六族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内及其外围地区.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的都城,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都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是为"鲁公" ...

  • 西周古国——邿国,夹在齐鲁之间,鲁国以平乱为由灭邿

    西周东方小国邿国,也叫诗国,出土铜器铭文为"寺".邿国的地理位置有多种说法,古籍记载的有两种,<左传>杜预注"邿,小国也,任城亢父县有邿亭."亢父县 ...

  • 吕不韦《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 吕不韦[先秦]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 ...

  • 鲁国的崛起之路-攻灭九国,立足东方

    西周初年,周成王东征平定武庚叛乱,一同叛乱的奄国被灭国,周公姬旦受封于奄国故土,因周公在京师辅佐天子,其子伯禽代父就封,更名鲁国,定都曲阜. 鲁国一开始的封地很小,不到百里之地.鲁国以周礼立国,不断吞 ...

  • 鲁国史话廿二:《春秋》记载的2件平常事,细细品来,耐人寻味

    鲁桓公三年,既发生了晋国"嫡庶之争"的第五次交锋,又有鲁桓公自己的大婚喜事.就连一个不太知名的芮国,其国内都出现了一些纷纷扰扰.可以说,这真是热热闹闹.好戏连台的一年. 然而,这样 ...

  • 鲁国史话廿一:做了充分准备的桓公大婚,却有如此多的不合规之处

    上一次,咱们讲述了鲁桓公三年的三场诸侯"见面会",表面上看这三次诸侯国君的会面彼此间没有什么关联,但细细品来都是在为鲁国即将发生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做着准备.并且,这件重要的事件鄙人已 ...

  • 鲁国史话廿:3场诸侯“见面会”,都在为1件重要的事情做准备

    两篇"晋国史话",为大家讲述了晋国"嫡庶之争"的第五次交锋.好容易这一次是翼城一方主动出击,却招惹了不该招惹的陉庭,最终还是被曲沃大军碾压,甚至连哀侯都丢了性命 ...

  • 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季氏渊源,春秋时鲁国的著名姓氏

    季 季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五十二位,在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分布较集冲.当今季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6%,总人口大约有101万. 得姓始祖季札.春秋时吴国公族季札, ...

  • 曹沫本是鲁国大将,为何化身刺客呢?

    <史记·刺客列传>中第一个出场的是曹沫,曹沫本是鲁国大将,为何化身刺客呢? 那还有从齐桓公说起,齐桓公早年逃亡在外,后来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夺回了齐国国君的宝座,然后任用管仲为相,励精图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