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归一》麻黄附子甘草汤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六九)

    麻杏甘石汤其实是麻黄汤的变方,把桂枝换成了石膏而已,虽然只有一味药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作用完全不一样.其中麻黄桂枝是相须的关系,辛温发汗以散风寒,是发汗最厉害的,麻黄配石膏则为辛凉甘润之剂,可清泄肺热 ...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 (去节) 二两  连轺 (连翘根是) 二两  杏仁 (去皮尖) 四十个  赤小豆 一升  大枣 (擘) 十二枚  生梓白皮 (切) 一升  生姜 (切) 二两  甘草 (炙) ...

  • 经方大家倪师之经验总结(六)

    139.治疗肝癌(无腹水)的处方 生附子 生硫磺 桂枝 炙鳖甲 茜草 川芎 黄芩 黄连 茵陈 140.治疗肝炎的基础方 柴胡 黄芩 郁金 龙胆草 川芎 牡丹皮 白芍 泽泻 茵陈 大黄 枳实 红枣 生姜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十八)

    如果是脉象微弱而怕冷的,也就是说脉很小又恶寒,这是表里阳气皆虚,阴阳俱虚,这个时候不要再发汗,这个阴阳俱虚有可能是误用汗法.吐法.下法所导致的,因此,就不能再用发汗.攻下.涌吐的方法治疗了.如果面部反 ...

  • 《伤寒论》——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汗也. [诠释]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里证是指无厥逆下利之危证,表明里寒不甚,阳虚不重,有酿外汗出之力,故当微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与甘草,温补阳气能解表: 太阳伤寒阳虚证,心肾水气亦能调. 组成:麻黄.附子.甘草. 功效:温补阳气,解表散邪. 主治:①太阳伤寒兼阳气不足证.症见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心悸,或胸满,或腰酸腿 ...

  • 伤寒论方解:(22)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伤寒论方解(二十二) 王东海 桂枝加芍药汤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是汤主之: 大实痛,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于桂枝汤内另加芍药三两 ...

  • 许经纶:麻黄附子甘草汤在皮肤科的应用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开放  共享  积极  共赢 每周一 12:00 聚友会微信群讲稿首发 专注中医·始终原创 麻黄附子甘草汤在皮肤科的应用 讲者介绍:许经纶,男,浙江金华市第五医院皮肤科主治中医师, ...

  • 经方心裁(134)麻黄附子甘草汤:痛经

    麻黄附子甘草汤(又名麻黄附子汤) [原文] 1.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伤寒论>(302) 2.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 ...

  • 经方: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原文]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柴胡加龙骨牡蛎合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多梦易醒2年案(来源于经方派)

    经方医案 失眠 患者:李 女 58岁 主诉:多梦易醒2年 现病史:入睡困难,多梦易醒2年余,早晨起来不解乏,白天头脑不清,昏昏沉沉,没劲乏力有时口苦,饮食不香,也能吃下去,大便颜色有时发黑,平时怕热, ...

  • 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看少阴病本质

    原创 [泓少] 胡希恕经方医学 2017-02-17 收录于话题 #马家驹老师系列课程 87个 [按语]上一期发布了胡希恕先生少阴病一案,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响.为更好说明少阴病及其诊治,现将胡希恕名家 ...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附辛的药物结构 那再来我们看这个麻黄附子细辛汤: [桂11-21/宋300]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