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抱怨、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相关推荐
-
以直报怨德报德——《论语》悟读【360】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第十四篇第三十四章: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 ...
-
【第340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5章》怎样理解孔子主张的“以直报怨”?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5章>怎样理解孔子主张的"以直报怨"? 14·35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 ...
-
视频·每日读论语·宪问14.34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宪问14.34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原文]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 ...
-
【第345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5章》孔子怎样阐释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5章>孔子怎样阐释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14·5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意思是说:"有 ...
-
【第374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4章》孔子因何说骥不称其力而称其德?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4章>孔子因何说骥不称其力而称其德? 14·34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骥",指千里马.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
-
【第310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5章》怎样理解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5章>怎样理解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 14·5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意思是说:"有道德 ...
-
【诵读经典】《论语-宪问篇第十四》拼音诵读版,快快收藏了~
<宪(Xiàn)问(wèn)篇(piān)第(dì)十(shí)四(sì> [14.1] 宪(Xiàn)问(wèn)耻(chǐ),子(zǐ)曰(yuē):"邦(bānɡ)有(yǒ ...
-
论语·宪问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 ...
-
视频·每日读论语·宪问14.44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宪问14.44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原文]14.44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 ...
-
视频·每日读论语·宪问14.43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宪问14.43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原文]14.43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