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新教材)
6、太阳活动
(1)黑子(光球)

黑子其实并不黑,只不过它比其它区域温度稍低,所以显得暗一些。数量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的标志。
探究1:分析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

活动周期:11年
探究2:中高纬地区的一些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有明显的11年周期性,怎么回事呢?

结论: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
太阳活动影响降水,进而影响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
(2)耀斑、日珥(色球)

耀斑: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黑子与耀斑具有同步起落性。
日珥:通常发生在色球层、像是太阳面的“耳朵”一样。
(3)“太阳风”(日冕)

太阳大气不断释放高速带电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正常情况下,地球的磁场能够阻挡太阳风,使地球免收太阳风的危害。

日全食时的日冕


答案:耀斑黑子 11 光球色球
案例:1940年,德军司令部有一个叫布鲁克的电报员,他在二战中执行任务时,通讯突然中断,信息不通,贻误了战机,导致战斗失败。布鲁克因此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思考:谁是罪魁祸首?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短波通信受干扰;卫星失灵 ;供电系统受破坏。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3)两极地区产生极光(高能带电粒子与大气碰撞)


思考:在低纬度地区能看到极光吗
答案 不能。极光产生的原因是太阳抛出的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后,根据异性相吸原理,向地球磁场最强的两极地区运动,与高空空气分子碰撞,产生极光。所以,不能在低纬度地区看到极光。
(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如:地震的能量来源于地底的能量释放,而这些能量也是来源于几十亿年地球储存的太阳能;水旱灾害也不用说了,因为成云降雨本身就和太阳辐射有直接的关系。





太阳活动的影响及成因分析


正误判断:
1、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红外光部分。( × )
2、人类利用煤炭资源是间接利用了太阳能。( √ )
3、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地壳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 × )
4、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的黑暗区。( × )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 )
6、极光只有在高纬度的夜间才能看到。( √ )
三、本课小结

四、巩固练习

1、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类型是( )
A.黑子 B.耀斑 C.极昼 D.极光
2、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
A.在海滨户外进行日光浴
B.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
C.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
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
如图,某城市路口临时交通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据此完成第3-4题。

3.一天中,这个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 )
A.噪声干扰
B.车流状况
C.天气情况
D.风力影响
4.下列地区中,适合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
A.乌鲁木齐 B.重庆C.大庆D.成都
5、下列现象主要由太阳活动产生的是( )
A.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
B.广州地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C.“天宫二号”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中断
D.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6、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英国、墨西哥
B.挪威、芬兰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7、如果只考虑纬度因素,我国下列各地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总量)最大的是( )
A.三江平原
B.江汉平原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既有纬度因素,还有其他因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
B.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降水稀少,晴天多
C.两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辐射强
D.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
9、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为( )
A.耀斑和日珥
B.黑子和日珥
C.黑子和耀斑
D.日珥和太阳风
10.太阳活动常对地球上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其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南北两极出现极光现象 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④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1B2D 3C 4A 5C 6B 7D 8B 9C 10A
扫码关注,助力高考
高中文综交流QQ4群(学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