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新教材)

6、太阳活动

(1)黑子(光球)

黑子其实并不黑,只不过它比其它区域温度稍低,所以显得暗一些。数量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的标志。

探究1:分析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

活动周期:11年

探究2:中高纬地区的一些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有明显的11年周期性,怎么回事呢?

结论: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

太阳活动影响降水,进而影响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

(2)耀斑、日珥(色球)

耀斑: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黑子与耀斑具有同步起落性。

日珥:通常发生在色球层、像是太阳面的“耳朵”一样。

(3)“太阳风”(日冕)

太阳大气不断释放高速带电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正常情况下,地球的磁场能够阻挡太阳风,使地球免收太阳风的危害。

日全食时的日冕

答案:耀斑黑子 11   光球色球

案例:1940年,德军司令部有一个叫布鲁克的电报员,他在二战中执行任务时,通讯突然中断,信息不通,贻误了战机,导致战斗失败。布鲁克因此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思考:谁是罪魁祸首?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短波通信受干扰;卫星失灵 ;供电系统受破坏。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3)两极地区产生极光(高能带电粒子与大气碰撞)

思考:在低纬度地区能看到极光吗

答案 不能。极光产生的原因是太阳抛出的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后,根据异性相吸原理,向地球磁场最强的两极地区运动,与高空空气分子碰撞,产生极光。所以,不能在低纬度地区看到极光。

(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如:地震的能量来源于地底的能量释放,而这些能量也是来源于几十亿年地球储存的太阳能;水旱灾害也不用说了,因为成云降雨本身就和太阳辐射有直接的关系。

太阳活动的影响及成因分析

当太阳活动达到高峰年时,你认为哪些部门应该做好防范工作?
答案 通信部门、航天部门、气象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等。

正误判断

1、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红外光部分。( × )

2、人类利用煤炭资源是间接利用了太阳能。( √ )

3、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地壳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 × )

4、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的黑暗区。( × )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 )

6、极光只有在高纬度的夜间才能看到。( √ )

、本课小结

巩固练习

右图为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类型是(  )

A.黑子 B.耀斑 C.极昼 D.极光

2、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

A.在海滨户外进行日光浴

B.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

C.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

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

如图,某城市路口临时交通信号灯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据此完成第3-4题。

3.一天中,这个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  )

A.噪声干扰

B.车流状况

C.天气情况

D.风力影响

4.下列地区中,适合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

A.乌鲁木齐  B.重庆C.大庆D.成都

5、下列现象主要由太阳活动产生的是(  )

A.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

B.广州地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C.“天宫二号”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中断

D.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6、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英国、墨西哥

B.挪威、芬兰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7、如果只考虑纬度因素,我国下列各地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总量)最大的是(  )

A.三江平原

B.江汉平原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既有纬度因素,还有其他因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与海南岛相比,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

B.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是因为降水稀少,晴天多

C.两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辐射强

D.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

9、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为(  )

A.耀斑和日珥   

B.黑子和日珥

C.黑子和耀斑

D.日珥和太阳风

10.太阳活动常对地球上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其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南北两极出现极光现象 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④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1B2D 3C 4A 5C 6B 7D 8B 9C 10A

扫码关注,助力高考

高中文综交流QQ4群(学生群)

(0)

相关推荐

  • 【备考干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重点知识整理

    综合整理自全国高考地理备考专家数据库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

  • 你认识太阳吗?太阳表面你见过吗?

    太阳,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天体了,每天东升西落,从不缺席. 尽管它每天都陪着我们,但我们却从没有看过它.因为它太过于耀眼,任何不想瞎的人都不会去看它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真的认识太阳吗?你见过太阳究竟 ...

  • 太阳活动突然加剧,俄科学家观测到最强耀斑,太阳这是要爆了吗?

    俄罗斯科学院X射线天文实验室于11月9日的消息,科学家已经记录到了三年来最强的太阳耀斑爆发,11月短短9天内发生的耀斑比整个2020年前10个月发生的还要多,这太阳是咋了,要爆发了吗? 太阳活动中的耀 ...

  • 300年前中国天空曾变诡异血红?它随时能让人类社会倒退10年

    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9月10日晚上开始,北京以及山东与山西上空突然一片血红,而且时间持续了9天,当时记载"七月廿八日夜红气弥北天",血色天空,绝对是不祥之兆! 当时连乾隆帝都 ...

  • 教学设计:地质灾害(上)(新教材)

         一.情景导入 你,是否还记得2008年的那场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烈度达到11度.这一天,13亿的中国人都沉浸在悲痛当中,因为就在这场 ...

  • 教学设计:气象灾害(中)(新教材)

    (三)旱灾 1.旱灾分布 (1)世界旱灾分布 旱灾频发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拓展: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Desert)南美洲智利北部 ...

  • 教学设计:土壤(中)(新教材)

    (接上)3.气候(1)干热环境--有机质积累少:(2)干冷环境--土壤形成速度较慢:(3)冷湿环境--有机质积累多:(4)湿热环境--土壤形成速度较快,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湿热环境下 ...

  • 教学设计:土壤(上)(新教材)

      一.导入新课 1.社稷坛五色土 北京的社稷坛是呈正方形的三层高台,用汉白玉砌成,象征着"天圆地方"之说,坛上铺有黄.青.红.白.黑的五色土,四周短墙也按方向覆盖四色琉璃瓦.五色 ...

  • 教学设计:植被(中)(新教材)

    (2)地貌影响植被 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在山区,不同海拔的植被不同. ①山地阳坡和阴坡的植被不同 ◆ 一般情况下,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热量与光照) ◆天山北坡有森林而南坡没有以及 ...

  • 教学设计:植被(上)(新教材)

     一.情景导入 1.沙漠花海 2017年8月中旬,智力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出现罕见的丰沛降雨,之后,曾经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盛开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观,遍地野花绽放,俨然成为了花的海洋,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三 ...

  • 教学设计:海水的运动(中)(新教材)

    (三)洋流 1.洋流的定义 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思考:海浪和潮汐能不能称作洋流呢?(不能) 说明: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即洋流. 2.洋流的分类 (1)按性质分 ① 暖流: ...

  • 教学设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新教材)

    一.导入新课 风力发电场 风的形成 二.讲授新课 1.形成风的作用力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 .气压差异 B .太阳风的驱动作用 C .地面高度不同 D. 地面冷热不均 2.产生 ...

  • 教学设计:热力环流(上)(新教材)

    一.导入新课 燃放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