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传情达意两地书 河北 又一村

2021.09.15 星期三

传情达意——

『两地』 

河北 又一村

书信发端于何时,已无据可考。即使有砖家狂吠也是枉然。中国文字浩瀚无垠,争辩起源已无意义。古代的书信,是文人墨客的专利,是两个分居两地的自然人之间传情达意、沟通信息的除口口相传以外的第二手段,廉价、委婉、文明、明了。大文豪杜甫在【春望】中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道尽书信之重要、珍贵。

我观书信的发展史,始于远代,盛于20世纪,终于本世纪。

书信的兴起,赖于国家驿站的设立。黄黄诏旨、国家政令通过遍及全国的驿站快速发往全国。“闯王”李自成就是一个驿卒,因裁员下岗,走上反明道路。

新中国书信达到鼎盛。一是文化普及使致信成为可能;二是稳固的政权网络和邮政业深入无死角;三是新中国大量青年参军入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支边、入学等造成人口大流动,人们迫切需要交流信息。以前人们谈论物价,首说几十年邮票不涨,8分邮票全国通达。那些年辛苦了邮差,每天都有大量信函,以至于学校、军队、新建单位收发室成了令人羡慕单位,由此可见人们对书信的重视程度。

两地书的式微是近年替代品的出现而一衰再衰。电报、电话、传真等打破了几千年的习俗,代之以更快、更准、直观的形式出现。但更高级的手机和微信彻底淘汰了一切既往,曾经大行其道、道尽人间真情的两地书剧终。

图片来自网络,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又一村,河北大城人,

文化爱好者,有作品

发表于网络及媒体,

体裁多样,自娱自乐,

与大家同乐……

(0)

相关推荐

  • 止庵:鲁迅的合作作品

    ​"合作作品"是个笼统说法,严格讲应分为两类:一是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共同完成作品,其成果以及相应的权利不可分割:一是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各自完成作品的一部分,或将各自完成的作品汇集成 ...

  • 悦读丨落款从“鲁迅”变成“你的小白象”——《两地书》中鲁迅、许广平的情话

    ■书籍名片 书名:两地书 作者:鲁迅.许广平 译者:陈阳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73年9月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q ...

  • 迷天| 两地书

    两地书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迷天(青海) 暮冬烤雪 星光纵横 几经辗转的悲歌 在无衣之时与子同袍 长信短写 岁月斑驳 颠沛流离的过往 让邮件之绿变得模糊 黑夜与我交售秘密 ...

  • 如果爱,如何爱ll:读《两地书》有感

          很多时候读鲁迅,都是在欣赏他如何揭露.如何批判.如何战斗.虽然其中饱含着他的深情与大爱,但常常被他那横眉冷对的标签所遮蔽,读到的常常是酷.二十岁出头的时候,读<两地书>也是这样 ...

  • 情生两地书、梦里盼花笺

    鲁迅,男,汉族,和以往不同,这样的开篇大概是在我纠结了两个多月后能想到最好的注解了,于千万人而言,鲁迅是一种寄托,是另一种存在:是一种声音,是另一种思维:是一种追思,是另一种缅怀. 作为文学家,他是幽 ...

  • 这部豆瓣8.4分的民国情书让我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爱情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467/10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606天 中国人自古最懂纸短情长,这是刻在血液里的情真意切.尤其是在飞鸽马车的年代,哪怕寥寥数语,也满是家国人事,儿女情长. ...

  • 张秀清丨云中谁寄锦书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且不说诗词本身的婉约凄美,最是那望云盼归鸿的举头低眉,恰似烟雨重楼的雾锁清愁,不但把书信的魅力凝成了史上一道千古绝唱的靓丽风景,也彰显了书信 ...

  • 【随笔】 电影的魅力 河北 又一村

    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几乎都赶上了我国电影的繁荣和大众化普及期,一批批具有爱国色彩的国产影片面世,向基本无娱乐可言的广大农村投下了巨石,激起轩然大波.看电影,爱电影,进而爱祖国.爱人民解放军,学英雄,正 ...

  • 【随笔】 坑塘的前世今生 河北 又一村

    2021.06.14 星期一 随笔 坑塘的前世今生 河北 又一村 我县境内多洪涝,滔天泽国,举目汪洋时有发生,逼迫人们想方设法加高房基,力图水高我高,不致倾倒.63年特大洪水幸免者寥寥,洪水扫荡了人们 ...

  • 【6.1专刊】随笔 我的第一本课外书 河北 如坐春风

    2021.05.31 星期一 [六一寄语]孩子的眼睛最无邪,看到的全是快乐,孩子的心灵最纯净,感觉的全是幸福,六一节到了,蒺藜文学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永远纯真! 今天,蒺藜文学推出如坐春风老师的佳作& ...

  • 【安徽诗歌●以声传情】赵书周  紫轩 ▎你是那一树桃红

    你是那一树桃红 作者│赵书周       朗诵│紫 轩 苍鹰,笛声,仿佛已走远:连同放牧的羊群,也去啃蓝天之上的白云了. 我试想从不同的角度,借用阳光,打开尘封许久的书页,阅读她. 满坡是青草,打一个 ...

  • 小品文二则(随笔10)赵书成

    小品文二则2009-05-03 (一)人啊人 人有三六九等,货有千奇百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就物而言:言其无必有用,言其有,必有利.人呢?难说其万一.就其形,有高矮胖瘦,就其德有清有浊,有过有缺!就其学 ...

  • 也谈苏东坡(随笔9)赵书成

    也谈苏东坡2009-05-04 20:39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文豪.词人.诗人.书法家和画家,坎坷一生.官场失意,家遭横祸,丧妻失妾,几遭贬斥,身陷囹圄,险些丧命.最远被贬放人烟稀少.瘴气肆 ...

  • 从王国维之死说开了去(随笔8)赵书成

    从王国维之死说开了去2009.5.5 王国维,是我国清末民初,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无论在历史.考古.诗词研究.古文字研究,诸多领域建立了,无人取代的领先地位,且有些研究,被后来的发现证明:其立论,结论 ...

  • 随笔三题(随笔7)赵书成

    随笔三题2009-05-03 07:10 (一)纪念昨天 过去的都是昨天,无数昨天的重叠,就是过去. 必须纪念昨天!纪念昨天,就是纪念过去.能纪念的过去,就是有意义的昨天. 捧一柱心香,祈祷明天,检讨 ...

  • 谈‘拍马屁’一词的由来兼论魏忠贤其人(随笔6)赵书成

    谈'拍马屁'一词的由来兼论魏忠贤其人2009.6.8 "拍马屁"一词,已成形容阿谀奉承,巴结上司,讨好他人的精典语汇.几近家欲户晓,人人皆知.此词来源于何处,都与赞马有关,最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