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 | 吴小如​:读《五代史伶官传序》

(0)

相关推荐

  • 谢晓滨、姚品文教授《文史谈古筝》欣赏

    出于对古筝的特爱,故而对与筝有关的文化资料发生浓郁的兴趣.因此在查找有关资料和书籍的时候,遇到一些困难,那就是难以见到一本对古筝前生今世,尤其是它身后的文史哲附加值以及涉及到的礼乐.风尚.民俗.文学乃 ...

  • 肖伊绯:谁来重写家史?

    <南方都市报>2018-7-22刊发 谁来重写家史? --读<杨家旧事>记感 肖伊绯 <杨家旧事>  著者:陆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 2016年5 ...

  • 融入感情是写作的最高境界,真情实感是引流的重要法宝

    经常读书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有的文章虽然写得很好,语句通顺.文字华丽.逻辑清楚.论述充分,但总感觉缺少一些东西,总是走入不了读者的内心世界. 仔细分析,原来写作者只是自说自话,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 ...

  • 肖伊绯:《百年温柔》记感

    回望一个世纪的家事与家史 --<百年温柔>出版记感 肖伊绯 <百年温柔>,肖伊绯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9月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般 ...

  • 吴小如:读《五代史伶官传序》

    2021.9.14              作为宋代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欧阳修有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不论写说理或叙事文,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通过一唱三叹的表现手法,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来打动读者,使 ...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肖旭/文 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他参编修的史书有四部,其中<新五代史>属于个人专著.他在这部书中模仿司马迁<史记>当中把同类人物归于一传的体例,创立了<义儿传> ...

  • 古代文学作品赏读·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 ...

  •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宋代]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 ...

  • 古文观止167: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始于907年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 ...

  • 经典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原文、译文及赏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 ...

  •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 [素养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意图. 2.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妙的构思,体会文章的论证力度. 3.学习文章以散体写史论的方法,以及作 ...

  • 文言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屈原列传》《苏武传》《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及习题

    __________原文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

  • 行草书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代史伶官传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