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兰丨我的高中时代(散文)

(0)

相关推荐

  • 一个山村小学的影像记录,乡村教师雪后帮学生烤湿鞋

    山西省芮城县古伦小学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地处风陵渡镇西北部山区.学校服务区有9个自然村,服务半径3公里,人数最多时一到六年级共有学生220多人.2011年,学校因危房搬迁重建,学生 ...

  • 《少年的你》,少年的我经历过

    本来是和雅说好去看<沉睡魔咒2>的,正在买票的档口接到一条朋友发来的短信"有时间吗?去看电影<少年的你>吧",基本不看国产片的我怀着对国产影片(当然国产片中 ...

  • 回忆我的初中生活(下)

    本文作者:王建明 八十年代末的乡办中学校园并不安全,我们学校地处科镇的郊区,据说科镇学校的学生骑上自行车到我们学校打上一架再返回他们学校几乎不耽误上课.学校的安保措施基本很少,我记得直到我们上初三了才 ...

  • 再见了,安仁老清溪中学!

    光阴的故事 音乐: 罗大佑 - 之乎者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悠然伤感的<送别>响起,触动了 ...

  • 日记403--拾年

          拾年前,36位男生,2位女生离开快乐的大学校园,走进未知的社会,十年前分别的夜晚,每个人互相道别,把四年的情感一一倾诉,害怕这一分别,不知今后能够再见.       毕业不知不觉已经十年, ...

  • 想您的时候,我的呼吸很痛

    岁月的列车沿着历史的轨道飞速向前,光阴的沉淀在心底越积越厚,埋藏了珍藏在心底的相册.然而,有一张消瘦慈祥的面容,却夜夜进入我的梦乡,说着掏心的话儿. 繁星点点,月光似水.树木.庄稼.村庄的眼神饱含深情 ...

  • 陈中记忆

    陈中记忆 文/杨军 读到卜老的<陈中情结>,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三年陈中生活,历历如在目前,曾经的过往不断撞击着我的心扉. 初到陈中,一下子就被陈中整齐的校舍,整洁的环境吸引.那时,陈中的大 ...

  • 张燕:同桌的你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张燕 ...

  • 宋亚兰丨朋友M君(散文)

    M君和我有缘相逢,相识于离故里千里之外的山西,倍感亲切,颇受感动,不由得加倍珍惜起彼此之间的情谊. M君可谓是个有故事的人.在她小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带着年幼的她另嫁他人.在新家,她有两个继父和 ...

  • 宋亚兰丨长房太太(散文)

    从场部向西走,一条小路蜿蜒延伸.路两边栽植着杨树和柳树.树的两边是田畴千亩,土壤是红褐色的,土质肥腴. 大概有三里之遥,路的左侧是我的二姨家.她们村叫红崖村.名副其实,抬眼望去,赤红色的山峦在蓝天白云 ...

  • 宋亚兰丨女儿长大了(散文)

    女儿高考结束后,整天忙着嗨皮.今天跟初中同学聚会,明天和高中同学聚餐,忙得不亦乐乎,这叫我为娘的好生羡慕. 想起女儿高考前的经历,记忆犹新. 高考即将临近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既期盼又紧张.打电话给女儿, ...

  • 宋亚兰丨母亲的布鞋(散文)

    我在家的时候喜欢穿一双布鞋,那是母亲做的一双鞋.鞋面是草绿色的,鞋口边沿用黑布条滚边,鞋面下边用白布条滚边,鞋底是橡胶底的.虽不十分美观,但在我心里是喜爱的,不仅耐穿,而且吸汗透气性强,穿着舒适贴心. ...

  • 宋亚兰丨那些素不相识的人(散文)

    那天,下午四点多钟,寒风凛冽.我上班时路过学院西二门,看见门口有一个中年男子在卖水果,我递给他一张一百元的纸币,想买一个柚子.他问我能不能扫二维码,我说手机里没钱.这时他转身去询问旁边卖糖葫芦的那个人 ...

  • 宋亚兰丨落榜之后(散文)

    艳花长得像一朵含苞待欲放的莲花,不高不低的身材,高挺的鼻梁,小翘的嘴巴,说话柔声细语,走起路来带着细碎的步伐,仿若一个诗书里走出来的古典美人.高考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为此忧心忡忡. 她清楚地记得,那天 ...

  • 宋亚兰丨聋哑人(散文)

    那天我骑着电动车去上班,在路边那条拐角处,看到一个人正在三叶草丛中锄草.此时头顶的太阳毒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时值正午,我看了他一眼,他竟点头和我打招呼,很质朴,憨厚的样子. 忽然有一天,那个人到水房边的 ...

  • 宋亚兰丨第一次冒险(散文)

    我们的村子北面是一座高山,也就是一排连绵起伏的高山,其中面对村子的是我们村里的佛山,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山顶上有一棵大树和几棵小树,以及山腰上几颗稀稀落落的树木,那里大多数是杏树,榆树,和杨树不等. 翻 ...

  • 宋亚兰丨父亲(散文)

    父亲今年六十九,面容清瘦,教了一辈子的书,退休在家. 父亲是个勤快的人,总也闲不住.父亲给我的影响是从我从五,六岁时开始的.因父亲常不在家,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教书,偶尔回来一次.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