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消费者的认知当做事实,并借助认知的势去营销

把消费者的认知当做事实,并借助认知的势去营销

企业要逆向思维,从消费者开始,而不是从自己开始。不要问自己是什么,要问自己在消费者认知中是什么。
还要从外部的视角看自己,你是什么,不是你以为自己是什么,而是你在消费者认知中是什么。是消费者的以为、是消费者的认为。
消费者都有个基础认知,千万不要和消费者的既有认知作对,你必须顺着消费者的心智地图走,顺着他的常识走,常识就是真理。
比如说我们顺着消费者的心智走,就像打土豪分田地这句话打出来之后,竞争对手能说吗?不能。
这充分说明,消费者认知,你占了这头,就占不了那头。
消费者视角
把认知当做事实就是去除己心、己欲的过程,不要试图改变消费者已有的认知,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很难。
把消费者的认知当做事实,并且借助认知的势去营销。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做着做着就都成了我是、我以为、我想、我要,没有一句是消费者以为什么、消费者想什么、消费者要什么。
人们总是想要的太多,想占据的定位太宽泛,太宽泛的定位很难在心智中建立。
一方面是心智很难改变、一方面是心智容易失焦。因为,心智很难改变,所以如果有人(品牌)已经占据了某个定位,就不要试图再去做无用功了。
定位的底层逻辑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取成功的唯一希望就是要集中火力占据消费者对你产生的认知优势,占据它,巩固它。
集中火力占据或巩固消费者对你已有的认知优势非常重要
品牌总是想要的太多,想占据的定位太宽泛,这样很难在心智中建立。
因为心智容易失焦,你占据越多的概念,在消费者认知那里耗散、消耗的就越多。
另外,你想占据的越多,就意味着要投入的越多,更意味着对手越多,你四处出击就哪哪都是敌人、哪哪都是对手。
你这个战场投入的多了、那个战场就必然投入的少了、你这里做实了、必然有哪里是做虚了、必然有哪里是做不了实的。
因为,钱总归有限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
企业在战略上要知攻守之用、知兵力之用,知虚实之用。
在竞争对手认知势能强的地方不要针锋相对,除非你准备了更多的弹药,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说到底是实力压倒一切、投入压倒一切。
在竞争对手做实的地方,就要做虚,就要主动放弃,虚实之用就是在实处避,在虚处击。
以上是本文所有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