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伤寒不大便六七日,(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一者,必衄,宜桂枝汤。原文56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原文】15.太阳病,下之后,...
#伤寒论# [原文]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释义] 太阳病当治以汗法,现在反以下法治之,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变证.如果下法内伤阳气,则或者变生痞 ...
-
1,阳明病三急下原文252、伤寒六七日,...
1,阳明病三急下原文252、伤寒六七日,...
-
天使说伤寒--五十六条文讲解
文字整理:五行 五十六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一云大便青],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五十六条先不说药证,讲一下鉴别和医案. 五十六 ...
-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24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24期 第56条讲解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 ...
-
五十六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6) 这一条论述伤寒不大便,头痛,通过小便清长辨表里证治. 伤寒不大便.头痛.发热是内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56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56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 ...
-
[转载]胡希恕老先生讲伤寒 98得病六七日 脉迟浮弱 恶
原文作者:老中医学子郭明 98得病六七日 脉迟浮弱 恶风寒手足温 医二三下之 不能食 而胁下满痛 面目及身黄 颈项强 小便难者 与柴胡汤 后必下重 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这一段啊很不好懂 ...
-
十二、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
十二.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躁)[燥]屎,欲(和)[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肠中屎气下趋,俗言放屁.),此有(躁)[燥]矢 ...
-
蔡长福讲伤寒:人到老了,十个九个都有承气汤症!
导读:蔡长福,男,安徽淮南人,生于1946年,从医四十余年,现行医于安徽马鞍山市.师承民间中医并潜心钻研经典,博涉经史百家,学验俱富,治病慎思明辨,在学术思想 上,崇古而不泥古,在临床实践上擅用经方, ...
-
十六、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矢)气(即前21条转失气之意)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
十六.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矢)气(即前21条转失气之意)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 ...
-
赵永山伤寒讲义•阳明病相关辩证及承气汤相关论治
让中医思想因为你的关注而变得更有价值 二零七.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不吐不下",在以往的注解中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讲治法,意思是未经过吐法和下法:一种认为 ...
-
伤寒论类方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承气汤类·六
伤寒论类方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承气汤类·六 伤寒论类方 卷二 栀子汤类·五 栀子豉汤(一) 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12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承气汤”
后三期发文预告:栀子鼓汤.泻心汤.陷胸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深入浅出讲伤寒"系列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助读者建 ...
-
误治‖急性肺炎高热,数日无大便,能用承气汤通大便吗?(马)
大塚敬节的<汉方诊疗三十年>:十年前的事情,有一位患者急性肺炎高热,数日无大便,以通便的目的投予了调胃承气汤少量顿服,夜间腹泻十余次,第二天邀我往诊,体温反而超过40. 0℃, 脉乱而无力 ...
-
《伤寒悬解》阳明胃腑——承气汤证
阳明二十九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此但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必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