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研组 参考论文

本文的标题,早已不再时髦,但本文的观点,却依然清新。这不是煽情,确实如此。

如今,依据“现代教育督导”的原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需要自评(校内评价)的。通过统计、分析长期的自评结果及一定数量的他评结果,我们可以生成意想不到的第二代数据。这样的统计、开发及随后的深度挖掘,不仅为教师发现并矫正自己教学技能的不足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也为设计并创新教学方法找到了智库。

教师是教研组的细胞,教研组是学校的细胞。

如果放大教师层面的这种统计与分析,将教研组模拟成一位“教师”,那么教研组的业务管理也就得到了整合,找到了整体性考量的切入口,获得了自我发展的最具权威的话语权。假设这种做法再进一步扩大,将学校当作一位“教师”来处理,那么学校的质量会不会也得到更大的、整体性的提升?

案例

为了研究高效课堂对教研组管理的影响,我们在一所高中的物理教研组连续看课近三周,取得了数据,并整理了课堂效率评估中各目标(教师发展部分)不同教师得分率统计表(如下表)。

根据上表的内容,综合分析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我们就能够将教研组转变成一位“教师”,并对其进行教学诊断。这样不仅能发现教研组的强项、找出综合教学素质中的“短板”,而且能够发现并开发其长处,形成教研组乃至学校教研文化的特色,进而快速地提高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很难评估不同学科的教学总效率,但是利用构建高效课堂的机会,借助信息技术,这种“困难”就被秒杀了。学校只要通过比较不同教研组的教学总效率,就能够清楚地看到学校的教学现状,治理跛腿学科,找到教学改革的切入口。

思维延伸

依据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是保证有效教研的关键,然而保证教研的针对性一直都是教研组长很难化解的难题。因为,教研组长对各位教师的教学素质也只有大概的了解,并没有准确、及时的量化结论,在模糊的环境里很难找到指向清晰的教研命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案例中学生发展中“过程与方法”获得的数据,并借助信息技术绘制曲线图(如下页图1),图中曲线显示,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上的发展水平普遍不高,那么原因是什么?是否与教师的对应能力相关?

带着这种疑问,我们仔细查看了教师的对应能力曲线(系列3),发现曲线在教师3的区域里走势是上行的,可为什么学生的发展水平也不高?这会不会是班上的纪律不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干扰?为了验证这个判断,我们走访了这位教师。该教师说,学校在扫描看课过程中,其负责的班级有几个留守学生遇到了心理障碍,对集体氛围有影响,所以有了这样的数据。这就说明整合性评价表能够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接下来我们将全组所有教师的课堂评估分数进行了平均,如图2所示。

首先,柱状图显示教研组的整体素质的短板依然在“微课题研究”第10项和“融合性引导”第13项。面对这种现象,教研组长说:教研组平时的确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对教研与新知识的引入关注不多。同时,她承认这种评价整合形成的结论是准确的,今后将把这部分内容作为教研重点,构建教研新常态的突破口。

其次,该教研组年轻教师较多,喜欢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在柱状图里也有反映,图2中的第14项的“柱子”几乎能与第一根媲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物理教研组探索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可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而且能够以此引领全校,并带动其他教研组展开信息化教研及教学。

结语参考论文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的探究,虽然仍处在实验期,但是这种定量化研究的成果,已经呈现出独有的精彩。尽管我们还没有搜集到全校各个教研组的教学数据,也没能实现全校大整合,但是通过对物理组的整合探究,已经看到了数字教研组的魅力。

我们猜想,如果有全校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连续数据并深度分析,就一定能够形成相对科学的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的校本教研,从而通过专题工作坊来弥补教学短板,发挥优势,创设个性张扬的教研文化;如果能够有效地将各种考试或检测的成绩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整合,并对应分析,就一定会得出教师在某一阶段教学的综合业绩。学校以此为依据进行考评,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质量的管理,而且能够引导教师向常态化教学发力;如果学校具有所有教师的教学性参数,那么生成一所数字化学校就不再是幻想。这不仅能够指导每位教师的发展,还能为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提供支持。

高效课堂的研究,必将催生高效教研,也必定引出高效管理。一个新理念、一种新技术在一个新模式里相遇的时候,碰撞出的新火花,一定有着无比亮丽的颜色!

参考资料;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3402

(0)

相关推荐

  • 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导语]教研组的存在起先是为了让学校教师有一个较好的教学质量.把同一教学任务的教师组织在一起,统一进度,集体备课,可以使大家上的课差不多,水平比较整齐,不至于好的好.差的差,差距很大.慢 ...

  • 初中信息技术校际联盟教研的设计与实施参考论文

    摘要:校本教研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教研方式,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教研方式之一.文章从区域角度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校本教研存在的困惑,提出并实践了一种新型的"校际联盟教研".从搭建校 ...

  • “教研沙龙”: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为了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在校本教研中新辟了"教研沙龙".教研沙龙从学校工作和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考虑,以鲜活的教育实践为支撑点和出发点,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认真 ...

  • 桃源县第一中学召开2021年上学期教学教研工作会议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务资讯 > 正文 桃源县第一中学召开2021年上学期教学教研工作会议 日期:2021-03-11 来源:教务科 文先和 关注 ...

  • 北京市属高校“数字校园”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参考论文

    ● 北京市属高校"数字校园"资源建设现状调查 北京市属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坚持以需求促发展,以应用为重点,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 ...

  • 浅谈教育信息化数字资源建设及有效应用 参考论文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还相差甚远.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为基础设施薄弱,即硬件平台不够完善.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小 ...

  • 数字绘画远程合作学习课堂研究参考论文

    地域与经济的差异,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一些优质课程难以得到共享,因此通过网络和视频进行可视化远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远程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可以解决地域上一定程度的差别化教育,对学生的主体性形成 ...

  • 数字绘画创新案例分析 参考论文

    <画别母校>这节数字绘图课程采用了合作式.情境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启发学生学习数字绘图技能的同时,帮助他们掌握美术设计技巧.最重要的是,在学习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将课程内容进行升华和 ...

  • 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参考论文

    目前,在数字公民素养教育领域,无论是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实践上的探索,大多集中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方面.总体上来说,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增强数字公民安全.积极上网的能力,并在数字世界中表现出责任感 ...

  • 中小学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现状与建议 参考论文

    在这个数字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数字公民素养及其养成策略已经受到教育信息化专家.中小学教师.广大家长以及很多关心未来一代公民成长的人的共同关注.但当前,教育界对中小学生数字公民素养的关注还较少,关于数字 ...

  • 数字公民素养教育大家谈 参考论文

    参加调查前,对"数字公民素养"这个概念仅限于听说,但觉得十分重要.在浏览问卷各个题项的时候,诸如沉溺网络.不良信息侵害.伤害视力等字眼以及平时在媒体中和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低幼学童数 ...

  • 家庭教育中亲子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参考论文

    摘 要: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常说 "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形式",在托幼机构强调游戏的同时,教师也非常注重幼儿游戏的组织.实施.观察等方面,但是游戏在家庭教育中的现状如 ...

  • 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参考论文

    摘 要: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和深入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培养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与素养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