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篆刻学》:古人的成语印

(0)

相关推荐

  • 韩天衡:我对篆刻艺术的几点认识(上)

    我对篆刻艺术的几点认识(上) 韩天衡 中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总体讲呈高.低.高的曲线.周.秦.两汉是一高峰,魏晋以降,渐趋式微.至明末则印起八代之衰,又生一重高峰.这也是中国其他传统文化艺术里未曾有 ...

  • 韩天衡:明代五大流派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明代的印坛犹如夏夜的天庭,群星闪烁,名手如林.而对其中特别闪烁光亮的印人和流派,我们可据实物(主要是印谱)来考察.其实,在明代流派印章崛起之时,评述性的工作即在进行,以"明"论&q ...

  • 王羲之有自己的印章吗?他会篆刻吗?兰亭序上面的印章

    2018-02-06 10:47·学点儿书画 小编按: 我们都知道流传至今的很多书法绘画作品,上面都盖有红色的印章,这个印章,也就是我们说的篆刻! 兰亭序是王羲之写的,上面那么多印章,有没有王羲之的呢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表字印、多面印

    关于这邓先生这几章的标题,分类并不严谨,因为分类标准不统一,"字印"指的是印面内容,多面印指的是印面结构形式,这样分类,很乱,但为了保持原著面目,我们仍按先生的旧标题顺序来介绍: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明清印

    学篆刻的朋友一般不看重唐宋元明清印,因为中国的实用印章发展到唐宋元三个朝代,质朴.古雅气息消亡殆尽,到了明清简直就成了极致的工艺品.邓散木先生在<篆刻学>里依然介绍了明清官印,但主要讲明清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宋印

    接着说邓散木<篆刻学>的宋印部分,是<篆刻学>中第二章第一节第五小节,如图: (<篆刻学>宋印部分) 宋是960年赵匡胤通过政变(即"陈桥兵变" ...

  • 细读《篆刻学》:唐印

    本文讲唐印. 隋唐印大部分时间不为篆刻领域学人重视,因为隋唐印印面效果实在乏善可陈,但如果真要了解中国篆刻史,隋唐印又实在不能错过,邓散木先生并没有将唐印略过不讲,但讲的相对简单,比如,先生讲了九叠印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古人的“书简印”和“斋馆别号印”

    古人的私印,除了姓名字号印外,还有很多种,今天再介绍另外两种:书简印和斋馆别号印. (书简印和斋馆别号印) 先说书简印 所谓的书简印,就是古人们在写完书简之后,加盖在书简上的私印.那时的书简,其实就是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署押印——古人的“个人签名”

    我们接着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这次我们集中说说"署押印": (邓散木<篆刻学>署押印部分书影) 署押印应当起源于古人的花式签名,为了显示承诺或信誉.权威 ...

  • 细读邓散木《篆刻学》:古人如何刻姓名印

    实际上,姓名印是现代篆刻学习都最常接触的篆刻分类,所以邓先生在讲完官印制度之后,分门别类讲私印,并且私印甫一开讲,讲的就是姓名印. (<篆刻学>私印部分书影) 开头,邓先生讲了这样一段: ...

  • 细读《篆刻学》:“印文”的统一与篆刻实务中字典的选择

    <篆刻学>全书的最后,下编的第五节,邓散木先生归纳了几条"賸言",賸,同"剩",余留下来的,也就是说,这部分内容是没有办法归入前文的各种杂项内容,但 ...

  • 细读《篆刻学》:如何选择性地临摹古印

    接着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读章法部分的"临古"部分,这是邓散木先生所谓的第一种章法分类. (临古章节) 学篆刻必须临印,尤其以临摹古印最为重要.但邓先生的话也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