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为何不是“经”书
相关推荐
-
嘉靖刻本《周易注疏》9卷 哈佛珍藏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此<周易注疏>为明嘉靖时期李元阳校勘元十行本并参 ...
-
回忆读《左传正义》
以前看黄侃的日记,他甚为鄙视王国维,说人家"中年乃读注疏,挟其私智,以炫耀后生".那意思,只有他黄某人这样自小苦读<十三经注疏>的,才能算学者,看晚了点都不行. 我因为 ...
-
【学术观点】李川:矛盾内蕴的“语怪”问题:“非语怪”传统发微——兼论《天问》“多奇怪之事”
摘要 在经学内部,儒家关于"语怪""不语"的争论从没真正平息过.无论怎样修正"不语"或"怪力乱神"的内涵,都未曾对& ...
-
甲骨文为何不叫甲骨书,篆文却又称篆书?甲骨文揭开文与书的区别
古代有隶书.楷书.草书,为何没有隶文.楷文.草文一说? 古代为何既有篆书之说,也有篆文之说? 现代为何只说甲骨文.金文,而没有甲骨书.金书一说? 所谓文与书,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字体的含义,在一定语境中可 ...
-
冬夜漫长何不读书听书
冬季寒冷.冬夜漫长,于是大家每天都拥有了更长的室内时光,这段时光如何消费,或许能反映出每个人的素养及社会层次,也或许能决定年轻人未来的发展前景.那些在外奔忙的人不谈,拥有大量闲暇时光的人夜晚干点什么呢 ...
-
宋仁宗的亲笔御书为何不值钱?臣子都敢不买账
宋仁宗在位期间,后宫嫔妃很久没有升迁,十分不满,便屡屡提出申请,仁宗总是说没有先例,大臣们不会答应.妃子们不信,说:"圣上出口为敕,谁敢不从?"仁宗笑着说:"你们不信,不 ...
-
(启书有益)寻觅心中清凉世界,何不问道乳泉仙山……
乳泉游记 乳泉山坐落于嘉陵区西兴镇孙家沟村,山上森林繁茂,树木种类繁多.是规划中的西山风景名胜区5个景观区之一,与万卷楼.开汉楼.栖乐山和连山湾景区齐名,以独特的生殖.生命.水源和佛像而扬名,是将长寿 ...
-
尚书.逸周书.诗经.国语.战国策的名词解释
2015.08.14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 ...
-
孔宣兵阻金鸡岭,陆压道人为何不拿钉头七箭书来暗害他?
孔宣兵阻金鸡岭,陆压道人为何不拿钉头七箭书来暗害他?
-
【旧文拾零】【插架书】简评三本民国小学国语教材
<世界书局国语读本> 这套书篇写很有特色,也有不足. 先说特色,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教才,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把修身,品德,智慧,利他,自律,礼仪等方面渗透在浅 ...
-
书花开四季,何不花间去?||朱振华
书花开四季,何不花间去? --诸葛玉儿散文集<花间去>的偶得 朱振华 读书,方觉众生可爱,人间值得,而这正是一个人美丽的起点.近日,赏读 ...
-
孔子研究第一书《孔子家语》全集,原文注释译文!卷三·贤君
<孔子家语> 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儒家类著作.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