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梅:中秋琐忆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中秋琐忆

李永梅

又到中秋节。

朋友圈的商家早就展开了轰炸模式,餐饮,首饰,月饼,水果……月饼五花八门,水果琳琅满目,小城里榴莲车厘子阳光晴王等高中档水果也大有市场。中秋的节日氛围一年更比一年浓。

仰望明月,思绪万千。月还是那轮月,中秋早已不是那个中秋。

记忆中的中秋刻骨铭心。

老家有个奇怪的中秋习俗——中秋夜,野外偷瓜果蔬菜当晚煮熟吃了,可求福寿,而且第二天被瓜果蔬菜主人骂得越凶,求得的福气越好。我没有考证过,该习俗是不是我贫穷老家独有的产物,我总疑心这习俗和见面问候语'吃了吗’有相似的产生背景。

在我刚刚有记忆时,我记得每到中秋节,家里就会把地里的冬瓜,南瓜都采摘回家,那将是咱们家好几个月的下饭菜。中秋节第二天早上,总有大嗓门的女人在庄稼地痛心疾首的叫骂,骂前一天晚上偷了她家冬瓜或南瓜,红薯或凉薯的人。稍大点的一个中秋节晚上,月亮刚升上来,沐浴着月色的邻居姑姑来我家,和我姑姑凑在一块儿窃窃私语。这是两个聪明勤劳又美丽的姑娘,当时村子里的两朵花。从她们神秘的表情,偶尔听到的只言片语,我模模糊糊明白了:她们今晚要干大事,和吃有关。全家人都默默等着没睡,月亮越升越高,越来越亮,我再也撑不住了,在两个姑姑偷偷出去的时候,终于睡过去了。第二天大清早,我被菜园子传来的叫骂声惊醒,有女人狠骂昨晚偷了她家南瓜的贼,南瓜还没完全长大,她舍不得摘回家,特意在菜园子守到半夜,没想到还是被偷了。八仙桌上盖着一小碗熟南瓜,说是留给我的。从妈妈嘴里我得知,昨晚姑姑和邻居姑姑偷了个南瓜回家,煮熟俩家人一起吃了。妈妈看到我难过的表情,补充说,吃了中秋夜偷回家的南瓜,大清早被丢瓜的人家骂了,就会福寿双全,骂得越凶福气越好。可是我实在吃不下那碗南瓜,听着丢瓜女人持续不断的痛骂,看着表情默然的家人,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悲伤。

那个中秋节,成了我关于中秋的最早记忆,年年中秋想起都历历在目,恍如昨日。现在煮南瓜的奶奶早不在了,偷南瓜的姑姑也因为医疗事故英年早逝,而那个中秋节的悲伤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未减分毫,成为了我人生的一部分。

回首半生,我也一直被裹挟在人生的洪潮中随波逐流,很多时候掌控不了自己命运的小舟。可是我心中总有不灭的希望:认真生活,福寿自来。

(0)

相关推荐

  • 栗旭晨||拜年,时光深处的记忆

    忻州是民歌的海洋,有多少山山梁梁,就有多少美丽动听的爱情吟唱.二人台<拜大年>是忻州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开头是这样唱的:过罢大年头一天,我和连成哥哥来拜年,一进门,把腰弯,哥哥拜,妹妹搀,乃 ...

  • 老南瓜为何不能在家里过年?

    上一篇:偷青 大年三十晚上,妈妈都会把扫把藏起来,把老南瓜搬出去过年,你们那是什么习俗? 1.这是一种民俗吧,过年图吉利,"南瓜"与"难过"的发音相似,所以我们 ...

  • 李永俊:重阳邻里情|散文选读

    作者|李永俊 来源:文脉香(微信公众号) 重阳吃糕,是老北京人不可或缺的习俗.糕寓意高升.高中.高寿,意义深沉:到高处把酒临风,吃糕望远,浪漫满怀. 在我的童年时代,重阳节这天,常有走街串巷的小贩叫卖 ...

  • 板栗南瓜不仅仅是水果,也可以做菜

    板栗南瓜不仅仅是水果,也可以做菜

  • 李永梅:我和母亲/小时候我挨过母亲太多的揍

    我和母亲 李永梅 学生时代作文,不止一次写到母亲,在所有以亲情为主题的各类写字活动中我写的也全是母亲.可是叛逆的青春里,我又曾经那么瞧不上她.不喜欢她闲暇和那些女人们一起论东家长说西家短,嫌弃她八卦: ...

  • 儿时琐忆(5)小滿三日 ||章永海

    5月21日,农历四月初十,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也是初夏后的第二个节气.每年的小满,我都会不由回忆起童年时代奶奶总会重复唠叨的两句农谚. 一是"小满三天遍地黄",说的是小满后 ...

  • 【军史琐忆】梨花雨||邵大娘——李云英

    邵大娘--李云英 梨花雨  王  倩 我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山东淄博吗?你们知道淄博淄川马棚村吗?你们知道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马棚村有一位坚贞不屈拥护共产党.拥护八路军的邵大娘吗? 邵大娘故居 ...

  • 儿时琐忆(4)勤劳善良,封建保守 ||章永海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一个勤劳善良而封建保守的家庭.我的父亲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全家经济生活的收支,皆依赖于父亲的运筹,他的思想直接主导着家庭的思想意识形态(这一点不一定是他意 ...

  • 儿时琐忆(6)与牛为伴学农活 ||章永海

           我是农民的儿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跟着父母学干农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倒也学会了不少本领,特别是与牛为伴的农活儿,都能提起我的兴趣.        在农业合作化以前,一般有十亩以上土 ...

  • 【西散原创】李先书作品 | 端午节琐忆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周末去一家超市购物,看到里面的粽子正在 ...

  • 儿时琐忆(3)亦粮亦蔬,自给自足 ||章永海

    作者手记:之所以进入耄耋之年还写此儿时琐忆,主要是受胥全迎老师的启迪--我正在拜读他的赠书<忆清江>.读着读着竟勾起了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想把它记录下来,那就从儿时开始吧! 解放初土地改革时 ...

  • 【大荔文学·散文·李顺午】积肥琐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91 积肥琐忆 原创/李顺午 我小的时候,便知道农村有拾粪的活儿:拿一个长把铁铲,或一把小头铁锨,挎上一只柳条筐,也可以用扁担挑两只竹笼,沿着村里的小道 ...

  • 儿时琐忆(7)广惠寺和广惠初级小学 ||章永海

           广惠寺座落在老石桥街东首约300--400米处,北邻里运河,南傍一条宽不足40米的小河(可能叫文渠河).寺庙呈一方形独院,院门朝东,院中有一硕大的香炉.记忆中广惠寺规模不大,畧呈长方形, ...